当前位置:

作品赏析|犹见桃李醉春风——张雪云长篇报告文学《桃李春风》读后

韩生学

张雪云的长篇报告文学《桃李春风》是一部用心、用力、用情之作。作者以教育扶贫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为切入点,在非虚构写实性的表达中融入诗性描写和理性思考,不但忠实地记录了时代,使其具有宏大叙事的壮阔美,而且更富含文学艺术的诗意美和反思现象的思想美,具有时代性、艺术性、思想性三性叠加的艺术魅力,读之,给人以犹见桃李醉春风的阅读享受。为何有这样的效果?窃以为,与她“真”“情”“实”“意”的文学表达密不可分。

“真”——本真。读《桃李春风》,总是能让人在自然、纯美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在走进乡村教育时的那种浓浓的诗意与美丽。而这样的诗意与美丽,除了作者有很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熟稔的文学表达外,很大程度上,基于她的本真。正如作者在书中说的,“我并不想刻意歌颂,或是批判,我只想真实的表达、呈现、反思,但我竭尽所能地倾注了我的真情。”的确,这是一部倾注了作者心力的真情之作。作者在行走之间,努力用自己饱含真情的双眼,去发现事物的本真,于是便有了:建在溪边坡地上的张家佬小学;九嶷山完小的“留守儿童之家”;黄壤坪乡村小学的“桂花班”;陈家滩九校的“菜鸟”支教老师薜齐;野柘小学“不拿学校工资继续教那班孩子”侯老师;已经“习惯了孤独”的留守孩子李婷;陪读在出租房的“卖蛋糕的女人”,等等。他们“或平淡如一滴水,或微小如一粒沙,或平凡如一片树叶,他们没有什么惊世骇俗,惊天动地的壮举,芸芸众生中,一个转身,他们就似水消失于水,沙流亡于沙,树叶隐匿于树叶”,但他们都十分真实。有人说,事物因“真”而生动,文章因“真”而感人。就是因为作者有了那种内在的本真和外在的表达,才让我在捧读之间,心中泛起一阵又一阵波澜,眼里漫上一次又一次泪水。我想,也正是这种本真,坚定地垒起了这部力作的价值之基。

“情”——情怀。《桃李春风》告诉我们,十八年前的作者,曾是一名乡村教师。后来,虽然“走过了很多的路,看过很多的风景”,但蹦蹦跳跳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孩子的身影,依然是她“见过的最美的风景”,有着“不可抵挡的光芒”。于是,“在雨季的一个清晨里,寻觅乡村教育的我,启程了”。从这些简单的描述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乡村教育“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浓烈情怀。她“用脚步丈量这块温热的湖湘土地,用笔记录土地上有关乡村教育的种种现场,用微小的一己之力呼吁更多的关注”,“这既是一种呈现,也是一种使命。”她说,“虽然我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什么,但我可以去记录一些,呈现一些,诠释一些,思忖一些。一支纤细的拙笔,一颗不冷的初心,也是可以感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花影响另一朵花。这些微弱的力量,这些卑微的发声,也可以成为事关未来的一种见证。”“我不企图叫醒一些装睡的人,但我只想叫醒一个孩子尚未睡着的灵魂。”于是,当看到“在诸多美丽新农村的对比下,有的偏远乡村,正在以无可奈何的发展规律渐渐萧条,甚至消亡”时,她发出了痛心疾首的呼喊:“让乡村塌陷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定是教育从乡村撤走”“乡村教育办不好,中国教育就好不了。”而当她“整天被一群有教育理想的人包围着,于是内心明亮,积极向上,心中积攒多年的教育情节,更深深被唤醒,被激发。”她更忍俊不禁直抒胸臆,发出了“教育是良心活儿,教育是一个人一辈子心底的亮色”的无尽赞美,从而“用沾满泥土与稻香的文字,书写我们的乡村教育。”行走乡村,关情脉脉。正是对乡村教育的这种脉脉情怀,造就了这部力作的价值之本。

“实”——扎实。捧读作品,不难发现,《桃李春风》是作者用双脚一步一步扎实“走”出来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其实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就是尽可能地,多走访一个乡村,多看一所村小。”于是,我们看到了,她,“柔弱的双肩,背着简单的行李,行李中带着单位开的采访函。一纸书函,似乎很轻,又似乎很重。”她“一脚踏入春风化雨的山水,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从一条水到另一条水,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从一颗心灵到另一颗心灵。”我在阅读时,缘着她的行走印记录,粗略地进行了统计,全书写到的乡村学校67所,老师78人,志愿者(含支教)32人,学生91人。这些学校、老师、志愿者、学生,分布在长沙、益阳、常德、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娄底、永州、郴州等十余个市州。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别的不说,仅将这些分布在各地的乡村学校连串在一起,其需要行走的路不知有多少公里,而且大多是翻山越岭、崎岖难行的乡村小道,其到达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她,用坚实笃定的步履,走了下来。就是在这样扎实的行走里,《桃李春风》应运而生。而她也一如她笔下的人物,“成为了爱的使者,将一颗不变的初心,化作丛花朵朵,香透别人,把远方的远带给高山,带给绿水,把希望的光芒带给孩子,在照亮世界的同时,自己也站在了光里”。由此,实,扎扎实实,一定是这部力作的价值之要。

“意”——立意。读过《桃李春风》后,我坚定地认为,作者绝对是一位“思考着”的“奔跑者”。在书中,我看见了“奔跑着”的她,一路奔跑,一路倾听,一路思索,一路沉淀,并从一代又一代“大先生”的思想中吸纳光芒,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绽放在作品里,在给予我们无数温暖和感动的同时,将我们一步步引入她思想的深处。她用她自己的思想告诉我们:“做教育就如同种树,种一棵开花的树。”“乡村教育,的确需要回归真正的原点,回到常识与本质。我们需要在这里以现在求证未来,让改变自然而然发生,需要让爱和陪伴始终如一……需要让每个孩子保留真实的自己,需要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把一朵花交给春天,把一颗果实交给炊烟,把双脚交给道路,把心灵交给心灵。”“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可能成就理想的教育现场……尊重学生生命个体存在差异这一客观事实,关注全体,尊重生命的不同成长节奏,宽容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来影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好起来,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放弃一个学生。”“教育是一种信仰,教育需要用信仰来改变。”“乡村学校不单纯是教育机关,还应该是改造乡村的力量,乡村教师也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发挥其促进乡村进步的作用。”“农村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传承地方文化。”等等。这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思想,成为作品的灵魂,散发出独有的温度和芬芳,使作品顿时立意高远而深厚,带给读者别样的一枝桃李醉春风的艺术享受。也正是这种种思想,铸就了这部力作的价值之魂。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韩生学

编辑:张金东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2021/01/08/881789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