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记忆,刻在脑海里,潋滟在岁月里。总有些留念,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醇厚。总有些人和事,在我的记忆里温存。
我的家在湘西金矿,当我离开母亲怀抱,摇摇晃晃迈出人生第一步时,我脚下踩着的就是长长的金之脉;当我坐在父亲的肩上,听他的故事流淌成长长的江河时,金,就是那长河中一朵朵旖旎的浪花。我的爷爷、父亲都是矿山的工人,我们一家人都住在矿山。
我的祖辈父辈们,大多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来到矿山,他们义无反顾选择了矿山,可以说从我爷爷那辈开始,生命就和矿山紧紧联系在一起。“打眼放炮、轮锤锨镐”,面对阴冷潮湿的工作面,他们没有任何抱怨,用胆识和智慧、用勤劳和汗水挖出了许多矿石。他们是井巷中流动的风景,是他们唤醒了井下沉睡的精灵,是他们给国家和人民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年少的我,总会揣着一颗好奇的心,听他们讲井下的故事,听他们讲如何将井下的矿石变成金色的“宝藏”。爷爷年轻时做过井下的“挑班”,当时井下的工作环境和生产条件跟现在根本没法比。没有先进的设备,技术也不如现在成熟,大部分问题都要依仗着粗糙的双手和小型机械设备解决。爷爷和他的工友“肩挑手扒”,硬是将井下的掘进之路走了下去。工作闲暇时,爷爷和工友探讨最多的就是技术,他们翘首以盼矿山的技术能够飞速发展,好让井下的生产更安全,井下的工作能让机械化、自动化代替。
父辈人讲的故事总是离不开矿山。对于父辈人来说,矿区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地方,他们在那拼搏、开拓;也在那生活、成长。我的父亲曾是《湘西金矿报》(今《辰州通讯》)的特约通讯员,笔名洪流。工作之余,他经常下到生产一线采访一线工人,了解生产动态,宣传企业文化。他经常跟我说“搞宣传工作就是要多下一线,只有在一线才能挖掘出典型,宣传才会有效果。”
作为地地道道的“矿三代”,2012年我选择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回到这充满浓浓温情的矿山,续写矿山人的故事。根据公司人才培养规划,甘肃辰州成为了我进入矿山后的第一个工作地,我和十多名小伙伴一起成为了甘肃辰州的“黄埔一期”。那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克服高原环境、坚守操作岗位,我在甘肃辰州工作了三年的时间。高寒缺氧的气候、漫天飞舞的黄沙、成群结队的牛羊,这一切构成了我青春理想里的五彩斑斓。高原上的青春让我多了一份坚定和果敢。
在某一时刻,我看到了我们这个青春团队中一群身穿班服、头戴矿帽、手拿铁锤的年轻小伙子,在选矿厂原矿仓高高抡起铁锤,奋力破碎大块矿石的情景。他们戴着口罩,以至于,已分辨不出他们谁是谁;在某一时刻,我看到了两名全副武装的女员工,她们戴着手套,用尽全身力气搬运着浮选所用的药剂。此时此刻,她们没有了在繁华路口的时尚装扮,没有了青春期女生所表现的温柔含蓄。看到的,是用勇气和坚强包裹的身躯和面容;在某一时刻,我们聚集在一起,深情地注视着电视中播放的亲人嘱托视频。亲人在那头嘱咐和叮咛,我们在这头感动和落泪。这是一种无法抑制住的情感,在那一刻,坚强的外表顷刻间瓦解,感情瞬间释放,力量快速凝聚。
甘肃辰州的工作经历就如同给我插上了一双羽翼丰厚的翅膀,努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行。在这片雪域高原上,我们熠熠生辉,绽放光彩,与矿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成为了名副其实有着“矿山情节”故事的人。我们奋力走过了这段青春序曲,开始迎接属于我们的新征途。
如今,我和我的父亲一样,也成为了一名宣传工作者,我用镜头和笔记录下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工作者。他们有的深入千米深井,有的挥汗在火热的炉台前,有的跋涉在海拔3200米。他们用朴实的工作信念,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尊重和荣誉,传承着辰州人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弘扬着辰州人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回到矿山已经7年。在矿山,有许多和我一样的家庭,祖祖辈辈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几代矿山人把青春献给了矿山、把汗水倾洒在了矿山,矿山人用坚实的脚步踏出了辰州的今天;矿山人用坚定的信念助推着辰州更好的明天。矿山人见证了辰州的沧桑巨变,续写着一代又一代矿山人的未了情缘。
你听,高大的灰白色厂房内,机器高速运转的轰鸣声奏响着矿山的生产乐章;你看,矿区的道路上,输送物料和产品的大卡车川流不息。放眼望去,沸腾的矿山,一片繁忙的景象。(作者 周欣)
来源:红网怀化站
编辑:杨伶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