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红色潇湘 身边榜样 |“天亮就出发”——追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蒙汉
2021-07-04 18:05:16 字号:


1.jpg

制图 | 康晓乔 邓琴

红网时刻记者 王石磊 怀化综合报道

2020年7月10日,一场数万干群的送别,让湖南溆浦这座千年古城,陷入空前的悲痛中。

人们低眉垂首,或泪眼翘望,目送县委书记蒙汉的灵车驶离他无比眷恋的土地。

8年前,他意气风发,走进这片美丽而多情的土地;8年后,他鞠躬尽瘁,把生命托付给了奉献一生的事业。

一生一死之别,一来一去之间。他完成了一名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升华,忠诚与信仰的燃烧!

从2013年3月担任溆浦县委书记以来,蒙汉有一半多的时间都在最基层,全县400多个行政村,他像“活地图”一般熟悉。而为了获得实情,减少迎来送往,每次下基层前,他甚至要“保管”所有随行人员的手机。


2013年5月20日,在桥江镇新坪村察看水稻集中育秧.jpg

2013年5月20日,在桥江镇新坪村察看水稻集中育秧。

他有香樟的信仰,屹立不倒,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凝聚万千力量。

“常绿不拘秋夏冬,问风不逊桂花香”,溆浦县委大院有一棵五百年的香樟树,是蒙汉的至爱。他与香樟树朝夕相处,视如知己,还特意把 “香樟树之恋” 作为自己的微信名,时刻以香樟自勉。

溆浦是革命先辈向警予的故乡。

蒙汉每年都要带领党员干部来到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汲取精神力量。

溆浦县向警予纪念馆解说员肖艳萍告诉记者说:每次参观的时候他都会用到向警予同志的三句话, 教育和告诫党员干部们,戒除懒惰之习惯、奢侈之妆饰,邪僻之行为。

从踏上溆浦的那一天起,每逢调研走访,蒙汉都要去当地的老战士,老干部、老党员家中,和他们一起追忆入党初心、重温入党誓词,问冷暖,拉家常,忆往昔,从这些老前辈最初出发的地方,重塑信仰的源泉,凝聚前行的力量。

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干事,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感情在一线融洽,水平在一线检验。蒙汉同志提出了“一线工作法”,正是他对党信念坚定的生动实践。

“爱拼才会赢”“天亮就出发”。县委大院,香樟树下,群众身边,项目工地,田间地头,全县党员干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把实事办到村民家门口、把变化写在百姓笑容里、把业绩刻在群众心坎上。

“心中有民为好官,百姓安康才是年”。溆浦县委大院宿舍楼门前的这副对联,是蒙汉同志2018年春节写的,每天上下班路过,他都要看上几眼。他说,我们党员干部,要像香樟树一样,扎根大地,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守护一方幸福安宁。

“他总跟别人讲,作为党员干部,决策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有依据。”溆浦县委办常务副主任黄谋延回忆,不管是开会、调研还是出差,只要有需要,蒙汉都会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翻出相关文件自己对照、给人讲解。

这些文件的每一页,不仅用各种颜色的笔划出了重点,还密密麻麻做满了笔记。因为翻的次数太频繁,好些文件用胶水粘补过。

溆浦县扶贫办副主任覃林东记得,蒙汉每一次下乡,有一件事是出发前都雷打不动要做的——“保管”包括司机在内的所有随行人员的手机。因为要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也不希望基层迎来送往,他从来不许随行人员提前和基层联系。覃林东说,下乡时往往除了蒙汉自己,同行者都不知道目的地,司机也只能在他“直走”“左拐”“右拐”的指挥声里“盲开”。

2014年5月23日, 与九溪江乡群众座谈精准扶贫.jpg

2014年5月23日, 与九溪江乡群众座谈精准扶贫。

他有香樟的情怀,俯首朝下,人民群众的幸福是他不舍的牵挂。

卢峰镇屈原社区王林芳的丈夫在一次劳动中,不慎从山上摔下,脊椎受到严重的伤害,虽经抢救捡回了一条命,但落下了终身残疾。

王林芳回忆:第一脊椎骨卡在那个神经上,那个老医生讲,他可能会变成神经病,他现在有时候清醒,有时候什么事情都不晓得,就这个样子。

丈夫残疾,家里丧失了主要劳动力,加上常年服药维持病情,原本困难的王林芳一家更是雪上加霜。两个儿媳因不堪家庭贫困,离家出走;儿子们居无定所,为了维持生计,外出打工,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到了王林芳肩上。

那时候,他病倒的时候,想抱着孙子从大桥上跳下去了。

2016年的一天,蒙汉了解到她的困难后,不仅让社区帮王林芳一家落实了扶贫帮扶政策,为她的两个儿子解决了公租房,还经常上门嘘寒问暖,成了他们家的亲人。

蒙汉出殡前夜,王林芳一宿没睡,第二天早晨5点就赶去现场,只为送恩人最后一程。灵车缓缓驶来,一向要强的王林芳,再也控制不住了,冲出送行的人群,一头跪倒在马路边:蒙书记,你是溆浦人民的好书记!

这一跪,悲伤堆成了卢峰;这一哭,眼泪化作了溆水!如果蒙汉在天有灵,一定会走到大姐的跟前,轻轻地将她扶起,告诉她:大姐,不哭!我走了,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和你站在一起!

在蒙汉的心里,人民群众的分量最重,位置最高,脱贫攻坚的责任比天还大。

2013年5月的一天,蒙汉在沿溪乡调研,住在最边远的瓦庄村瑶民家里,得知村里出山的公路多年没有打通,村民出行需要绕行50多公里,他连夜上山考察,现场立下打通“断头路”的“军令状”。

短短四个月后,路通了!交通方便了,村里的中药材、瑶茶等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稳定脱贫,大家建起了新房,买上了小车。

全县村村通公路最后“清零”,蒙汉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

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贫困群众的件件难事,蒙汉都挂在心头,一件一件办好办实。

蒙汉在溆浦工作期间,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39827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6246人,减贫133581人,贫困发生率由20.24%降低至0.76%、下降19.48个百分点;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

2020年2月,收到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溆浦县脱贫摘帽的批复,蒙汉感慨万千。

溆浦县扶贫办主任贺德禄回忆说:他要把复印件拿回家里好好收藏 激励子孙后代为百姓的幸福奋发图强。

2014年11月4日,在大江口镇飞水洞村了解贫困群众收益情况.jpg

2014年11月4日,在大江口镇飞水洞村了解贫困群众收益情况。

他有香樟的担当,顶天立地,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踏平坎坷。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你负责读书,我们负责帮你忙!”这是2015年9 月 23 日晚,蒙汉和北斗溪镇华荣村小学生范华显拉钩 “约定”的画面。

蒙汉是农家子弟,当过民办教师,农家孩子求学的不易,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以党委政府的“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不遗余力。

一张好的蓝图要干到底,特别是像办学校这类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造福后代的事情,尽管我是后来接任的,但是我们也要坚持把它做好。

溆浦县委大院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综合办公楼还是民国时期的县衙所在,陈旧简陋。多年来,蒙汉一班人多次把原本安排好的修缮资金,“挪用”在教育民生事业的改善上,大院的干部们一直蜗居办公。

因为下面是空的,老鼠会跑出来,老鼠还会打地洞。

县委大院越老越旧,学校的面貌却越来越新。从改扩建农村学校到新建教师公租房,从改扩建县一中、县职中到新建鹿鸣学校、芙蓉学校、圣达学校,蒙汉任职溆浦期间,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湖南省教育强县”。

2013年10月16日,刚到溆浦不久的蒙汉在城北的一片荒山秃岭上,刘小兵从蒙汉手里接过任命书,担起了溆浦县红花工业园建设的重任。在园区建设最艰难的时刻,蒙汉隔三差五都要来园区现场调度工作,经常吃住在工地。

记得有一天晚上,到了(凌晨)2点多,大家都很累了,我们就睡在工棚里面,我们劝他回去休息,他说“你们能睡,我也可以睡”,他就跟我们一起在工棚里面睡了,第二天早上我们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回县委上班了,保安和我们说,蒙汉书记走的时候特意交代我,不要把你们叫醒,他说,他们太累了。溆浦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刘小兵回忆说。

2016年1月15日,溆浦县红花园工业园首家企业投产运营。溆浦人民期盼的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荒山荒坡到欣欣向荣,在溆浦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里程碑式的一页。

现在,园区已入驻企业4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2家,技工贸总收入达29.5亿元,被省政府授予“落实创新驱动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

依托工业园的“扶贫车间”,许许多多的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稳定脱贫。

蒙汉追思会上,溆浦县城夏家溪片区的搬迁群众自发前来悼念,流下了感恩的泪水。

曾经的夏家溪拥挤破烂,是旧城改造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蒙汉广听民意,科学论证,说干就干!2014年7月16日,夏家溪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由于旧城改造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引发了一些质疑、责难、甚至谩骂。

蒙汉斩钉截铁地说,凡是有利于溆浦人民的事业,就要坚决干、加油干,不达目的誓不休。

如今,旧城改造顺利完工,小路变大路,矮楼变高楼,旧房变新房,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

在溆浦工作的8年里,他主持推动了屈原大道、灵翠山公园、警予路提质改造等重点项目,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实现了华丽蜕变。

家住思蒙镇思蒙湾村的刘陶亮老人,今年82岁, 61年前,他因参加了一次朋友聚餐,被人诬陷为“反革命组织喝血酒”,并被开除公职和注销户口,为了平反和补偿,从2007年开始,他多次赴省进京上访。

由于时间太久,信访部门对刘老的诉求无从核实,信访件一直搁置。2013年7月26日,刚到溆浦的蒙汉,在县信访局第一次接待了他,得知老人无比敬仰毛主席,蒙汉和刘老一起重温起了毛主席语录,学着学着,刘老就控制不住感情了 。眼泪哗啦啦的流了下来,蒙汉说:刘老,不要哭,把精神当作力量/星期一,蒙书记就给我打来了电话,刘老,你还去北京(上访)吗?哎呀,在接访当中你对我那么热情和尊重,我还去北京干什么。

从那以后,蒙汉又多次前往刘老家中回访,在政策范围内帮助刘老解决了廉租房、低保、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逢年过节,蒙汉还经常上门慰问,刘老半个多世纪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后来我一直没去,他打电话问我我也不去,有你在我们溆浦,我相信你这个清官,把我们多年的遗留问题会要解决, 就算上面批了,也得要你们来解决,所以我很相信他,一直不上北京。

从化解信访积案到安全综治维稳,从党风廉政建设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从推进扫黑除恶到“省级平安县创建”……蒙汉把一副副重担挑在肩上,把一项项措施落在地上,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卢峰溆水间。

2020年6月24日,蒙汉在葛竹坪镇检查防汛救灾.jpg

2020年6月24日,蒙汉在葛竹坪镇检查防汛救灾。

他有香樟的气质,香远益清,一心为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蒙汉去世的前一天,身体出现不适,但他仍坚持上午调度环保问题整治工作,下午检查高考考务工作,晚上现场调研调度特色文旅小镇建设和脱贫工作,直到晚上突发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从2013到2020年,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正是蒙汉主政溆浦的任期,然而,在百万溆浦人民共同圆梦的时刻,他却永远地离开了!

蒙汉离世后,他的家庭情况才被大家知晓。蒙汉兄弟姐妹5人,一个女儿,除他本人及妻子熊清波为国家公职人员外,其他亲属均在家务农或在外务工。他对家人要求很严、照顾很少。

蒙汉妻子熊清波说:蒙汉到溆浦来工作时,我们夫妻就约法三章,没有特殊事情我不能到溆浦来,不能给他工作添乱,交代女儿毕业以后,到外地自己找工作,不要回来。

蒙汉到溆浦工作八年间,他爱人总共只来过三次:一次是蒙汉身体不适送他过来,一次是她退休要办证签字,还有一次是帮蒙汉拆洗衣被。多年来,夫妻俩的工资收入一直分成两份,蒙汉的自己支配,熊清波的工资用来维持家庭开支。

他的工资用于他的日常开支,因为他家里穷亲戚比较多,帮助自己家里的困难亲戚,还用于一点人情往来,如果我把他的钱拿了,他朋友又多,他又喜欢尊老爱幼,他如果想去探望人家,他没有钱的话,我也怕他犯错误,熊清波说。

蒙汉的兄弟姐妹一直生活在在湖南靖州文溪乡的老家,哥哥蒙永林多年身体一直有病,前不久因干农活摔伤,还是蒙汉帮他垫付的住院费。女儿蒙爱萍一直在外打工,因家境困难,哥哥曾多次打电话给蒙汉,要求给蒙爱萍介绍工作,被蒙汉一一回绝。

蒙汉哥哥蒙永林说:他的性格就是,靠自己奋斗,不要依赖别人,不要靠国家要靠自己,自己努力奋斗,自己创业。

蒙汉在溆浦工作八年,他女儿一次也没到过溆浦,蒙汉说,等他离开溆浦后再陪她来。

可是,他再也没有兑现对女儿的承诺。

蒙汉同志去世的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广大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哀悼、惋惜、敬仰之情。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县委大院的香樟,碧叶如洗,浓荫如盖,微风拂过,树叶飒飒作响,如泣如诉,如歌如颂,恰似在提醒后继者们以蒙汉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心向党,赤心为民,倾心干事、正心修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香樟树下集合,县委大院出发!这是蒙汉同志响亮的声音,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选择!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王石磊 康晓乔 邓琴

编辑:杨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