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痴人张”的非遗情结
2021-10-27 17:48:25 字号:

“痴人张”的非遗情结

张绪庭在制作草龙

红网时刻怀化10月27日讯(通讯员 杨汉立)“那老张真是痴迷了,又在把几个非遗项目弄到乡村休闲旅游中去。”“几十年执着地热爱非遗,不容易啊!”县文化部门的人这样说道。

老张是会同县宝田侗族苗族乡文化站原站长,现60多岁,退休几年了。在工作期间,他挖掘整理了省级非遗项目草龙舞、市级非遗项目打鼓锄茶和划旱龙船等县级非遗项目,是这些项目的传承人,也一直是县内最优秀的乡镇文化站长之一。

为挖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当文化站长时,跑遍了宝田各个村寨,挖掘、收集、整理了许多非遗资料,从这些珍贵的资料中筛选和恢复了起源久远、形态古朴、引人入胜的草龙舞、打鼓锄茶、划旱龙船。其中草龙舞、打鼓锄茶不但成为市级非遗项目,还被列为县里原生态节目和文化旅游节目的重要内容。

说起草龙舞来,平常惯于讷言的老张滔滔不绝。他说,稻草龙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神农炎帝农耕稻作年代,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他经常给游客介绍当地流行的一个有趣的传说。当人们问到,舞稻草龙有什么意蕴时,他说:这个意蕴就大了,原生态的苗寨草龙舞是龙舞之源,带着原始气息展现出苗族多姿多彩的生活和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创造灿烂文明的历程。

老张制作起草龙来,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对于老张来说,这是精细的手工活,必须全神贯注,进入忘我状态。据他介绍,草龙头的制作很特别,要选不发霉的干净稻草,编制要精细,轮廓要鲜明,有龙角、龙眼、龙须、龙口、整个龙头约4-5厘米。

同时,他对“打鼓锄茶”,也十分钟情。他说,这是流传于会同林区苗家山寨的一种古老的生产文化习俗。相传苗族的祖先在身居大山丛中时,常以敲打竹筒、木棒闹山围猎,驱赶凶禽猛兽。猎归时,人们围着打到的猎物,又敲又打聚众而乐,表达共同的欢欣。

退休了,大家都认为老张应当安度晚年、好好休息或者带带孙崽了。他不,每遇到有人这要说他的时候,总是像那些“肌肉男”一样,双手握拳,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健壮,并说:“还吃得、动得嘞!”他总能是在琢磨,如何利用本乡的非遗项目与经济项目结合,让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天天唠叨这个事,让老婆和孩子都有些烦了。他却乐呵呵的,认为是块金子总会发光。

不想,机会来了。会同竹贤竹酒看中了苗寨村这一风水宝地,要来这里建竹酒生产基地,并以之为基础创办原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农场。当然,看中这里,主要原因是这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县以上非遗项目就有三个,其传承人退休后回到了家乡苗寨,而且苗寨是县精准扶贫村。他高兴啊,比天上掉下人民币还高兴。他与会同竹贤竹酒公司负责人一拍即合:合作把当地的非遗项目与休闲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他比上班还忙了,经常为做通一个人的工作,要登门五六次,打电话无数,还要受到冷言冷语的讥讽。要经常与竹贤竹酒负责人商谈怎么结合的诸多事宜,挨家挨户地做当地农户的工作,让他们出租竹林,支持竹酒和农场的建设;要向文化部门和乡村领导汇报合作开发非遗项目的新思路;还得做非遗项目演员的工作,她们大多在县城带孙子辈上学,得让她们参加排练和演出随喊随到,不计较报酬多少。

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他常常不请自到,充当一个棒劳力,抬木头,搬设备,整场坪,哪里像个60多岁的人,完全把自己当作30岁的人。一起劳动的同伴笑侃他说:“老张,才30多岁哦。”他笑笑:“是哦,只是30多公岁。”大家都笑了,一时忘了疲倦。

f14277c904b42aca383ea6cb4def1d5.jpg

基地硬是建起来了。除了协助村委和竹贤竹酒公司做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他网络队员,排练节目,山寨的锣鼓响起来了,草龙舞起来了。广州美院的客人慕名赶来了,看看苗家特殊的土法造酒全过程,亲手用苗族草药做做酿酒用的草曲;北京某影视公司闻讯来了,完整地录了稻草龙和牛铃舞。

最高兴的还是老张,辛苦了数十年,挖掘整理的非遗项目终于能够向县外、省外展示,能够让家乡的群众懂得它们的重要性,能够更加凝聚家乡发展的力量。所以,不难理解,完全可以过赋闲在家的清净生活时,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他要费力赔钱,倾心传承非遗的事业。他忽视自己的眼前的利益,看到的是大家的长远的利益。理解的和不理解的,都称他是“痴人张”。

他的梦还不只是这些,他想要更大的舞台,帮助竹贤竹酒公司把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做好,让和他一样热爱非遗项目、跟着他一起不辞辛苦演出的兄弟姐妹们能够以此养家糊口,以便更好地传承这些优秀项目;要让更多的人来观赏、体验、宣传会同原生态的农耕文化,让这些节目到县内外各地演出,使之香遍县内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会同的腾飞插上文化的翅膀。每每想起这个梦,他便醉了。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杨汉立

编辑:何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