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麻阳:千百年手艺传承 油发豆腐香飘乡野
2022-01-27 17:37:03 字号:

麻阳:千百年手艺传承  油发豆腐香飘乡野


图片4.png

红网时刻怀化1月27日讯(通讯员 张杰)油发豆腐是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传承下来的手工美食,在麻阳大山里,纯朴的乡亲仍保存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榨油发豆腐的手工技艺,油发豆腐色泽金黄,味道酥软香嫩,可炒,可炖,深受麻阳苗乡村村寨寨群众喜欢。

“我们这里每户做油发豆腐最少20斤,最多的人家要做70斤。”

图片5.png

1月27日一大早,在麻阳兰里镇苍冲村横喇自然村村民龚开欢家门口,5位乡亲早已守候在了他榨浆机前,排队等候着打浆,这可是做油发豆腐的第一步。横喇自然村位于雄山山腰,住着上百户村民,村里在大力发展锦绣黄桃产业的同时,村民家家户户在屋前山后种黄豆的传统,这为做油发豆腐准备了极好材料,每到腊月中旬,家家户户都要做上几十斤油发豆腐。

做油发豆腐的老师傅龚开欢,今年58岁,他不仅黄桃管理得好,那做油发豆腐的手艺村子里叫得响的,他家每年要榨1000多斤油发豆腐,主要销往所在的乡镇及县城。龚开欢自豪地说:“做油发豆腐的黄豆是我们自己种的,油是自己打的油。这榨出来的东西自然是相当好卖。”

别小看榨浆这一步很简单,村民们可得提前一天做准备,得把本地产的小黄豆用高山流下的山泉水泡上一天一夜,当榨浆机轰隆作响时,乳白色、如泉如雪的豆浆汩汩而出,丰收的喜悦流淌在了村民的一张张笑脸上

腊月二十五,天寒地冻,可在横喇自然村村民龚利军家中,却是热气腾腾,一番忙碌景象,他与父母忙着做60多斤油发豆腐。

图片6.png

“把这豆浆过滤一遍,做出来的油发豆腐会更细嫩一点,吃起来口感更好一点。”在一间暗暗的厨房里,龚利军把刚榨好的数十斤豆浆用白纱布过滤,滤后的豆渣很少,这很费劳力的人工活,能让豆浆细匀除渣。

45岁的龚利军,学做油发豆腐有两年了,他的手艺是跟着老父亲龚开金学的,在父亲的指点下,他做出来的豆腐很受家人与邻居们称赞。

麻阳农家人做油发豆腐有泡发、榨浆、过滤、烧煮、点卤、压石、成型、划胚、油炸等12道工序,这一步步工序看似复杂,如果用心做了,也不太难,50多年前,龚利军的父亲,就是看到周边乡亲们做,慢慢地就学会了。

如今,77岁的龚开金已经年迈,他把这一手艺传给了打工回来的儿子,龚利军在做油发豆腐的每一步里,都认真用心做,在压石、成型环节里,最显得他的细心,在冰冷的户外,龚利军将烧煮好的豆腐脑舀入木制的模架纱布内,纱布四角叠起包扎起来,摆上木板,再平稳压上大石块。数小时后,待多余的水分流干,待炸的嫩豆腐就做成了。

做油发豆腐的最后一环节,就是油炸出成品。老父亲龚开金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主动承担起了一些细活,他小心翼翼地把白花花的豆腐切成三角形的小块,龚利军的母亲李吉清也没有闲着,赶紧过来帮忙,把块块豆腐放进滚烫的菜油中,两三分钟就可以炸成。一边看一边试吃的村民龚开苏直夸:“这炸得好啊,那是相当地原汁原味,有浓郁地豆腐香啊。”

千百年来,在麻阳乡村的红白喜事中,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这祖传手艺——做油发豆腐就成了大山里群众固守的乡愁情结,炒、蒸、炖的油发豆腐,口感鲜嫩,色泽、味道、营养兼具,成了麻阳苗乡群众乐享乡村的一道特色美食。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张杰

编辑:杨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