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怀化3月25日讯(通讯员 欧阳婷)疫情当前,党员向前。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泸阳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把党旗插在战场上,以担当作为擦亮共产党员先锋底色,牢牢筑起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停工不停党员责任”
“请大家站在地上粘贴的‘一米线’处,保持距离,排好队!提前打开健康码做好准备!不要着急,一个个来!” 在细缅垄村全员抗原检测现场,穿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拿着喇叭,不断喊话,维持秩序,他是细缅垄村的年轻党员刘启生,昨天他正在临近的聂家村当疫情防控志愿者。原本在工地上班的他因为疫情原因暂时停工在家休息,但当他看到在“为民服务群中”, 村干部一次次深夜发布疫情防控提示,一遍遍耐心解答村民问题后,主动向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名,如愿当上了战疫志愿者。刘启生说,“作为一名党员,党组织吸收我、发展我,我就有义务、有责任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镇村干部为群众做好信息登记工作后,他细心嘱咐村民们戴好口罩,检测完马上回家居家不要外出,严格落实当前防疫要求。
在检测当天的凌晨六点,泸阳镇镇村干部和医护人员、党员志愿者就马不停蹄地拿着准备好的试剂、棉签、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来到村上的核酸检测点,开始有序进行相关工作。全镇14个村(社区)共设立11个检测点,90张采样台,出动200余名工作人员,方便村民就近有序进行检测。
“我也将有一枚党徽”
泸阳镇组织委员李江波处,有一份特殊的花名册,这份花名册上登记的是这次战疫工作报名的“党员后备军”,他们是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市委组织部向全市广大党员发出号召后,泸阳镇许多还未正式入党的预备力量,纷纷向党组织报名,逆行而上,成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守关人”。
他们配合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组建党员志愿队,为居家隔离人员、行动不便人员、老弱孕残等特殊群体提供登记测温、物资采购、专车接送、核酸检测等“四个上门”防疫管家服务,以家门口的服务跑出战疫“加速度”。组建党员突击队,围绕核酸检测应检未检、隔离措施不到位、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等8个方面重点内容开展地毯式排查随访。他们成了巡逻队、突击队、宣传队、监护队、服务队的一份子,他们说,“虽然我还不是一名党员,但我也将有一枚党徽”。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为了保证防控工作“不落一个人”,泸阳镇通过“分片包干、逐户逐人、精细精准”的工作模式,联户党员对包联群众情况进行动态关注。在鹤城区居家隔离,无法返岗的党员干部通过微信通知主动申报、电话联系,全面摸排辖区所有人员健康码及流调信息;在镇党员干部通过“敲门行动”开展排查,积极引导返乡居民主动报告村(社区)、及时进行核酸检测,第一时间核查并上报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情况,确保精准高效地把各项防控措施覆盖到户、落实到人。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为战疫工作 “底数清、情况明、管控准”提供了有效力量,切实织密基层疫情防控“排查网”。
为了保证战疫打通“最后一公里”,泸阳镇党员勇挑重担,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做好卡口排查、测温验码、核酸检测、管控隔离和跟踪随访等工作,临时取消三个集镇区的赶集,镇长张宏武带队执勤,劝导集镇市场还在摆摊的流动商贩,要求马上收摊居家。在镇人大主席潘东方发的朋友圈里,“新袜子硬是走烂了”,成为大家忙中作乐的新话题,正是党员干部以“铁脚板”丈量“每一米”,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扫死角、去盲点,为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构筑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为了保证临时封控 “不开一扇门”,一件荧光绿色的背心、一个蓝色的口罩、一把红外测温枪,在鹤城区通往泸阳镇的关口处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疫围墙”。为了落实“封城”管控,守好怀化“东大门”,在镇党委书记杨小平的带领下,执勤人员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安排,实行24小时执勤制度。刚性执勤,对进出城区车辆严格检查通行证,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一律劝返;柔性服务,耐心做好群众解释工作,细致做好进出人员信息登记。天气骤冷,他们烧起炭火,刮风下雨,他们撑伞站岗;执勤防控,他们坚守卡点,细致排查,他们毫无懈怠。众多党员干部值守在防控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含义,助力疫情防控取得最终胜利。
党旗所指就是职责所在,勠力同心彰显基层担当。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泸阳镇全体党员干部勠力同心、共克时艰,保持战时状态,展现战斗风采,取得战疫胜利,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抗疫一线熠熠生辉,让党性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欧阳婷
编辑:张金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