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王石磊 通讯员 刘崇艺 蓝振盛 杨庆安怀化报道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走进位于怀化市最南部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只见延绵起伏的山岭被一垒一垒的森林所覆盖,林涛声此起彼伏,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阵阵凉风扑面而来,令人惬意。
“林长制实现了林长治。”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罗旭平介绍,自落实林长制以来,该县有县、乡、村三级林长574人,护林员984人,包括老百姓自发护林在内的3500多人活跃在林区,全面实现了山山有人管、树树有人护。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7.2%,林木蓄积量突破1160万立方米,以生态产品为主的林业收入人均年增长13.3%,为林业发展的最快时期。
“林长制管好了林也富了民。”怀化市政协副主席、市林业局局长李如清说,通道林业的变化之快,诠释的是林长制的无限魅力和强大动力。
产业生态化:不砍树更能富
“搞森林民宿就能坐在家里收钱。”正在忙碌为村集体48间客房装修的万佛山镇木脚村林长、村支委书记吴菊凤介绍,过去砍树得钱是一次性的,细水不长流,现在村民观念变了,全村一木不砍,依托生态优势和省里挂牌的木脚森林康养示范基地,30多户农户盯着森林旅游分别搞起了民宿、餐饮、生态农庄、林间养殖、山货加工、零售店铺等,去年全村人平经营收入增加1600元,不砍林子钱还来得更快。
“木脚村的变化只是通道实施林长制的一个缩影。”县林业局副局长杨堂群介绍,县里虽把林子管严了,但林农经济反而更活了。
翻开该县的林长制工作完成进度统计报表,一串串跳跃的数字无不佐证了该县林区经济的生态化转型:
——油茶产业开发以年1.5万亩的速度递增。该县以每亩新造1200元、低改300元的补助标准,三年财政共投入4127万元,鼓励和引导4356户林农开发油茶5.6万亩,改造茶油加工小作坊20家,油茶年加工能力达1.1万吨,户平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成为怀化市油茶产业开发的佼佼者。
——药材产业开发以几何级数递增。通道中药材开发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采取政府引导、能人带动、平台销售等一系列措施,组织农户林下开发黑老虎、钩藤、黄芪、天麻等十几个药材品种,开发面积达4.3万亩,药材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2.2亿元,规模和效益三年实现双翻番,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林下经济重点县。
———乡村旅游开发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该县在大力发展红色游、文化游的同时,把森林生态的乡村游作为乡村振兴新的突破口来实施,先后建成高标准林区公路 322公里、完成美丽村镇绿化163个,改造民宿3.5万平方米,70%的林业重点村具备了森林旅游接待能力,今年已接待乡村游达201万人次,不少民宿接待点还需提前预约。乡村旅游业正在通道悄然兴起。
……
生态兴则产业兴。过去以木头经济引以为豪的通道,如今在全面实施林长制的指挥棒下,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措施,及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两茶一药”的实施意见》《通道侗族自治县促进生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措施,组织和引导林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产业规模比转型前翻了三番,农村就地就业增加3.6万人,林农的生态产业收入增长80.6%,成功实现了“不砍树能致富”历史性转变。
严管多元化:常规与非常规手段并推
“把自家林子管好是我自己的家务事。”刚从自家承包山林巡护回来的平坦乡半坡村村民李永现说,现在村民都把林子管得非常上心了,如果哪家没管好就感觉没面子。
护林面子折射的是林长制深入人心的里子。在通道林区,不管是专职护林员还是其他百姓,都明白现在要求把林子管得更严,管不好就是失职。
县林业局分管资源保护的四级调研员陆奇勇介绍,全县林区都是网格化管理,乡与村党政一把手对本区域的林业保护与发展负总责,部门搞好协同,对护林员实行定位监管,责任和考核到了人头地块,保护措施应有尽有。
林长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把森林管得更实、把生态变得更美。在通道,除了全面抓好日常保护外,还能感受到生态保护许多新的举措:
古树名木搞起了认养。县里在全面开展古树名木普查的基础上,实行了古树挂牌“身份证”,并动员全县干部职工认养古树名木。目前该县100年以上的古树都建立了保护措施和管理档案,珍稀古树全部落实了认养“人家”,在重点古树群落还建起了古树名木公园。
湿地保护进入了课堂。湿地是生态系统的“肾”,其功能不可代替。为保护好“肾”的健康,该县从娃娃抓起,规定所有学校每周必须有三节课的湿地保护知识培训。与此同时,县林业局和教育局还联合创办了《梦源》文学月刊,给全县中小学师生提供抒发领悟生态的交流园地。
珍稀树种保护建起了巡查制度。通道是湖南重要的树种基因库,植物种类占全省的48%,物种保护举足轻重。实施林长制以来,该县把珍稀树种看得更重、管得更紧。尤其对国家二级保护等级的珍稀树种,还定期进行了珍稀树种保护巡查制度,分批和定期对重点区域、关键树种的保护情况实施轮回巡查,巡查问题清单适时反馈给乡镇党委、政府限期整改,确保珍稀树种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生态环境。
此外,该县还在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林地保护、有害生物防治等各个保护环节,都实行了极为严格的监理机制,编制起了铺天盖地的生态保护网,森林生态治理落实到了源头。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王石磊 刘崇艺 蓝振盛 杨庆安
编辑:彭渊林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