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怀化7月12日讯(记者 杨超 通讯员 杨持平 滕健 钟屿右 宋华武)靖州县政协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政协“7+4+5+3”履职重点,坚持围绕中心大局,聚焦服务发展,多措并举助力杨梅、茯苓、楠竹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政协优势,通过引资、引才和引技等措施,为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靖州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靖州杨梅种植历史悠久,是湖南省唯一的杨梅特产县,被誉为“中国杨梅之乡”。在靖州孙氏百灵杨梅种植合作社的杨梅大棚里,市政协委员、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技员胡晓金正在教工人们如何挑选、采摘杨梅,从采果的大小、颜色一一讲解示范。
虽然正值雨期,但对于大棚里的杨梅采摘丝毫不影响,这都得益于杨梅的设施栽培技术,通过“双膜保温+人工增温”控制棚内温湿度,不仅让杨梅成熟采摘期延长到了40天以上,防虫避雨、提高杨梅的品质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为推动杨梅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靖州县政协深入相关部门单位、杨梅种植基地和种植大户、杨梅加工企业和电商物流企业等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把脉分析,从杨梅设施栽培、精细化管理、科技创新、冷链运输等方面建言献策、出谋划策,用行动助力杨梅产业“强根基、补短板、谋发展”。
作为政协委员的胡晓金3年前远赴浙江,带回设施栽培技术,率先在孙氏百灵杨梅种植合作社试点30亩大棚杨梅,还经常实地走访杨梅基地,把提升杨梅品质当成实现靖州杨梅走出去、让种植户增加经济效益的第一步。
“亩效益可以达到5、6万,比露天(杨梅)要增加4、5倍,以前露天杨梅是靠天吃饭,通过我们这个设施栽培,杨梅的品质产量都得到大幅提升,最高可以卖100块钱一斤。”胡晓金站在杨梅大棚里高兴地说。
近年来,靖州通过奖补政策,引导果农开展设施栽培,让科技创新赋能杨梅产业发展,杨梅种植规模达10.3万亩,其中设施栽培杨梅也从最开始的100亩扩大到现在的500亩,年产鲜果4.08万吨,年产值6亿余元,带动全县7.1万名群众依托杨梅产业实现稳定增收,通过延伸杨梅产业链条,增加杨梅附加值,在传统杨梅果酒酿造和杨梅蜜饯果脯生产的基础上,招商引资引进杨梅加工企业,高品质的靖州杨梅和杨梅产品正在逐步走出去,将“小特产”变成了“大产业”。
靖州是中国茯苓之乡,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有“十方九苓,七出靖州”的美誉。近些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茯苓菌种供应和技术推广中心,拥有全国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条、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唯一的“茯苓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平台。
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焕国是80后返乡创业青年,也是靖州县政协委员。其父亲曾经是茯苓种植大户,经营着一家茯苓加工厂,李焕国从小耳濡目染,早在云南大学念书时就开始推广茯苓种植经验,饮水思源李焕国的一直心系家乡的茯苓产业发展,并在2019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返乡创业,成立了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集茯苓菌种、茯苓鲜货和茯苓干货生产销售为一体。目前,仅该公司已经接到发往全国各地的500万元以上产品的订单。
相比于现在的乘势而上,事业起步时期的李焕国在茯苓产业上也遇到了不小的“人才难题”,着急地经常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刚入园1、2个月的时候,政协领导就专门到我们这里来了解遇到的一些困难,就把我们用工紧张的问题说了。”李焕国回想当时政协来到公司了解问题的情景说道。
当时,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缺口40多人,靖州县政协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人社、园区和乡镇等部门,组织多场招聘会,为企业招揽人才,从多个方面着手化解了这个急难问题。
同时,为了抓住机遇、发挥优势,靖州县政协围绕“加快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并列为年度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议题,成立种植及菌种研发、初精深加工、销售及品牌打造、人才队伍、茯苓文化等五个调研小组全方位解决茯苓产业急难愁盼的发展问题。
县政协委员、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焕国信心满满地说,“在政策的引领下,我们更坚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下一步,我们的食品生产线、药品生产线(也将)同步上线。”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杨超 杨持平 滕健 钟屿右 宋华武
编辑:何峰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