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邓浩然 向莹 瞿云 沅陵报道
这里最低海拔 115米,最高海拔1294米,年平均气温16.2℃,森林覆盖率89.76%,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9万个每立方厘米。
这里有中国罕见的沟谷原始次生林,涉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30种、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41种,13041公顷沟谷原始次生林2008年1月14日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有四溪八坪一座塔、三座山上三人家,是一个集徒步、溯溪、探洞、攀岩、速降、漂流等多种户外活动为一体的全方位天然运动场,2016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12月20日入选第三批“中国森林氧吧”。
这里是“湖南马蓝”首发地,这里是旗舰动物“借母溪林蛙”命名地,这里是四大婚姻形式之一的“典妻制”唯一遗存地。这里由一望森林、一条小溪、一个故事,交织出一个别具特色的生态王国。
这里就是沅陵县“北大门”——借母溪。
地处湘西大山深处的沅陵借母溪,由于旧时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娶妻难,子孙繁衍难。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习俗影响,便催生了“借母生子”的典妻制度,故名曰“借母溪”,“借母生子”的习俗当地称之为“狃花”。
1934年至1935年,贺龙、萧克率领红二、六军团驻扎现借母溪、火场、七甲坪一带,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小贝、南溪坪等游击队,在借母溪留下“激战不知溪”、“英雄血洒南溪坪”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红军的到来,为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带来了红色曙光。
昔日的“狃花”故事,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早已成为借母溪民俗文化旅游独有的资源。沅陵本土作家以典妻习俗为题材创作了小说《狃花女》,根据小说改编,拍摄了电影《狃花女》、推出了大型户外实景剧《狃子花开》。如今的借母溪,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远海运集团的大力帮扶下,这个昔日无人问津的贫困山村,华丽转身变成游人如织的靓丽风景。
攀上“狃花”故事中的娘娘岗,极目远眺,青山巍峨、云雾袅绕,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层层叠翠。侧耳倾听,溪水潺潺、百鸟争鸣,和煦的春风中似乎传来阵阵欢呼:
站在娘娘山岗面向朝阳,
看那红日冉冉升起,
焕发着万丈光芒。
我们信心百倍,
因为这美好的时光。
历经百年风雨波澜壮阔,
初心不改铸就辉煌,
殷殷嘱托如沐春风,
方心未艾国富民强。
站在娘娘山岗面向朝阳,
看那红日冉冉升起,
焕发着万丈光芒。
我们信心百倍,
因为这美好的时光。
你看,你看,
中远海运的巨轮逆流而上,
鼎力相助的笛声婉转悠扬,
村庄换了新颜,
学校换了新装,
崭新的楼房矗立在深溪旁。
狃花潭边狃花女,
轻歌曼舞露红妆,
万众一心齐上阵,
载着山民奔小康。
站在娘娘山岗面向朝阳,
看那红日冉冉升起,
焕发着万丈光芒。
我们信心百倍,
因为这美好的时光。
你看,你看,
八都溪崎岖山路上喇叭鸣响,
清韵庄园里歌声飞扬,
三大片区的农贸市场,
已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洪水坪集镇绚丽的灯光,
放飞新农村建设的梦想。
站在娘娘山岗面向朝阳,
看那红日冉冉升起,
焕发着万丈光芒。
这里风景如画,
这里鸟语花香,
这里就是借母溪,
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
这里的故事扣人心弦,
这里的传说源远流长,
这里的发展日新月异,
这里的明天蒸蒸日上。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邓浩然 向莹 瞿云
编辑:何峰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