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怀化11月19日讯(通讯员 钟卓轩 姜毓玲)走进怀化的长泥坡新村,远远看到“剪美美的头,游福地怀化”的宣传语,“听得懂话”的理发师晓华在互联网上的爆火让全国人民了解怀化这座城市。除了熟练的现代理发手艺外,长泥坡的网红街上还有诸多非遗技艺,辰溪的土陶技艺便是其中之一。但无论是现代理发手艺的爆火还是古法非遗技艺的传承,都离不开手艺人的一颗“匠心”。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体验手工制陶怎么收费?”“您好,请问土陶基地下个月有空吗?我们学校想组织一次研学活动。”每天开工前,怀化土陶非遗传承人向玉兰就要忙着处理微信上的预约信息。土陶作为陶瓷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传承悠久,风格独具特色。与颜色丰富鲜艳的瓷器相比,土陶保留了泥土的自然本色,呈现出素雅、古朴、亲近自然的美感。
土陶的制作使用传统古法工艺,原料是采自陶窑周边山上的本地陶土,在龙窑内用柴火烧制。从采泥、粉泥、泡泥、打泥、拉坯、修坯、上釉,绘画、入窑烧制到出窑打磨等,经过工匠们十余项工序的纯手工操作,才能制出一件自然朴拙又不失光彩的土陶艺术品。
“辰溪的土陶可以追溯到7800多年前,沅江流域的陶是辰州大地第一次陶瓷艺术的高峰,最为突出的就是高庙文化,泸溪的浦市以前也属于辰溪范畴之内,那里的夏湾遗址就出土了很多刻有凤鸟纹、太阳纹、饕餮纹的陶器。”说起土陶,向玉兰有聊不完的话题。“刚开始创办土陶基地时有点担心,尤其是作为一个手艺人,对经营开店、申报纳税等业务知道得很少。感谢税务部门的上门辅导,为土陶发展保驾护航。”
在土陶古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中,“有情怀而无效益”成为难以打破的桎梏。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给了手艺人信心。“随着土陶订单的增多,相关的涉税问题也随之而来,还好有税务干部面对面为我们讲解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今年,我们已经享受了2.2万元的税费减免。”向玉兰笑着说道。
据悉,辰溪土陶基地共拥有个体经营龙窑6座,产品已先后开发茶具、酒具、花器等各类陶瓷新品种200多个,投入生产五大品类共167种,带动就业100余人。非遗基地先后与湖南商学院、怀化学院等怀化市内几十所学校建立友好关系,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靖州苗族歌鼟、芷江孽龙、辰州傩戏、上河阳戏……千载非遗,匠心守艺。国家税务总局怀化市税务局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推动政策红利第一时间转化为“非遗”文化发展的动力,聚焦非遗当前的发展经营情况,精准对接“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中的涉税需求,开展“一对一”政策辅导,为其量身定制税费优惠方案,让更多“非遗守艺人”成为税惠受益人。用税务人的“初心”守护好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用“税动能”掀起“最炫民族风”。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钟卓轩 姜毓玲
编辑:杨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