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委员沉下去,民心聚起来。红网怀化站推出系列报道“履职在一线”,聚焦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履职实践,记录委员扎根基层、协商为民的鲜活故事,展现新时代政协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怀化担当。本篇聚焦麻阳县政协社会保障和福利界委员工作室。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伶霞 通讯员 禹荣信 怀化报道
在麻阳苗乡,锦江河不仅是滋养一方的母亲河,更是全县人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守护好这一江清水,成为麻阳县政协社会保障和福利界委员工作室履职实践中一抹亮眼的色彩。
邵忠飞、黄慧等委员带领“河小青”志愿者们清理福寿螺。
9月7日清晨,在高村镇自来水厂取水口附近的锦江河畔,出现了一群忙碌的身影。工作室的邵忠飞、黄慧等委员正带领着“河小青”志愿者们,手持铲子、网兜,清理附着在河岸石块和植物茎秆上的粉红色团块——这些都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
“福寿螺繁殖力极强,对本地水生生态系统破坏很大,还会影响水质。”邵忠飞一边将卵块铲入收集袋,一边介绍,“这段时间是繁殖高峰期,水源地附近尤其需要重点清理,光靠志愿者力量有限,必须唤起更多部门和公众的重视。”
这次行动并非偶然。作为工作室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的重要一环,委员们将监督的“探头”精准聚焦于母亲河的生态健康。邵忠飞委员身兼“河小青”志愿者协会会长,黄慧委员则是锦江河核心段的河长,组织净滩、巡河、监督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仅2024年以来,类似的保护母亲河活动已开展了150余场次。他们不仅亲自动手,更注重通过“微建议”、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形式,将一线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精准的建议参考,推动源头治理和部门联动,切实将政协的民主监督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除了守护绿水青山,该委员工作室在纾困解难上同样倾注深情。工作室紧密联动“爱在苗乡”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力量,将履职触角延伸至社区和乡村。2024年,他们联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开展的“拾穗行动”,为全县61名失依儿童送去了158600元助学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了一个个困境家庭。
2023年5月,县政协社会保障和福利界委员工作室委员围绕提案《关于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开展协商。
从清理一粒粒福寿螺卵守护生命之源,到发放一笔笔助学金托起未来希望,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保障和福利界别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始终扎根一线履职,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践行使命。自2021年12月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充分发挥委员专业优势和界别特色,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儿童教育、乡村医疗、农田水利等群众关切的问题,下沉一线,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成立以来,共提交提案20余份,微建议25条,社情民意报告1份。其中《关于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公益实践教育的建议》等多件提案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切实推动政策优化与实际问题解决。
面对新阶段、新任务,工作室召集人邵忠飞介绍,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委员培训,提升协商质效;深化调查研究,推动成果转化;持续开展弱势群体帮扶,促进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强化宣传引导,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夯实履职基础、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能。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杨伶霞 禹荣信
编辑:何峰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