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委员沉下去,民心聚起来。红网怀化站推出系列报道“履职在一线”,聚焦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履职实践,记录委员扎根基层、协商为民的鲜活故事,展现新时代政协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怀化担当。本篇聚焦怀化国际陆港政协委员工作室。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伶霞 通讯员 禹荣信 怀化报道
在怀化国际陆港建设一线,有一个汇聚四级政协委员智慧与力量的“小阵地”——怀化国际陆港政协委员工作室。自2022年9月成立以来,该工作室紧紧围绕“共建怀化国际陆港,有事好商量”的定位,创造性推出“陆港大讲堂”,充分发挥经济、科技、工商联等界别委员的主体作用和专业优势,成为服务陆港建设、联系界别群众、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秦玉鸣受邀来怀开展陆港大讲堂讲座。(图源:中物联冷链委)
前不久,怀化市政协经济科技和外事委员会联合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怀化国际陆港政协委员工作室,举办了“推进冷链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特色冷链陆港”专题讲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受邀作专题报告,为怀化国际陆港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秦玉鸣以“2025新冷链时代特征与趋势”为主题,从新背景、新趋势、新需求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全球冷链技术迭代、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的最新动态。之后,委员们围绕标准化仓储、数字化监管、跨境供应链、人才引育等关键环节展开热烈讨论。
该工作室召集人杨世君介绍,此次讲座是怀化市政协“陆港赋能”系列履职活动之一。下一步,将充分运用今年年度调研成果,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形成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并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进行协商,为助力“把怀化国际陆港打造成以冷链为特色的陆港”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依托怀化国际陆港 加快怀化物流产业发展”座谈会。
“陆港大讲堂”是怀化国际陆港政协委员工作室重点打造的一个履职平台,2023年5月,“陆港大讲堂”正式开讲。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4期专题讲座,内容涵盖RCEP政策运用、贸易风险应对、税收政策解读、新质生产力发展等多个热门领域。讲堂聚焦中小企业实际需求,邀请专家学者和政协委员现场授课,帮助企业把准政策方向、应对市场挑战,已成为全市中小企业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解决问题的重要公益平台,累计惠及企业超100家。
怀化市政协经外委副主任丁金平在讲授《把准脉借好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课时指出:“陆港是怀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引擎,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找准路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怀化落地生根。”不少企业家听后表示,“陆港大讲堂”不仅提供了前沿知识,更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
委员工作室不仅“坐而论道”,更“起而行之”。通过深入调研和集体协商,工作室提交的《关于推进怀化国际陆港冷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采纳并快速推进。总投资5.8亿元、占地108亩的飓速智慧冷链物流基地项目从提案到封顶仅用不到一年时间,立库面积达24万立方米,日处理单量可达10万单。
项目负责人表示:“市政协的提案为我们落地怀化提供了巨大帮助。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怀化冷链物流的标准化、数字化水平,助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冷链枢纽。”
此外,工作室还积极推动“国家邮政局专题调研座谈会”在怀召开,促成怀化顺丰二级分拨中心建成运营。该中心目前日均处理快递量达6万件,开通干线8条,显著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与服务体验。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建链引领委员链、委员链带动履职链”的工作新格局,通过创品牌、真协商、聚共识,持续释放履职效能。截至目前,工作室组织委员参与专题调研、民主监督、协商议事等活动20余次,提交提案45件、建议107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5篇,推动国际陆港相关建设项目19个,在建6个。
怀化国际陆港政协委员工作室组织现场调研监督受污染场地矿渣堆场后续环境治理整改具体情况进程。
2024年,怀化国际陆港开行班列1009列,其中中老班列351列;2025年上半年已开行601列。陆港公司及陆海新通道运营(湖南)公司分别获评“3A级陆港”“3A级物流企业”,怀化国际陆港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持续提升。
该工作室召集人杨世君介绍,接下来,工作室将继续整合调研成果,形成高质量报告提交议政性常委会,推动怀化陆港打造成为“以冷链为特色的一流国际陆港”,继续讲好怀化故事,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杨伶霞 禹荣信
编辑:何峰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