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视频 | 忙碌的清晨 靖州日均交易300余吨茯苓
2025-10-13 16:07:26 字号:

视频 | 忙碌的清晨 靖州日均交易300余吨茯苓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3日怀化讯(记者 何峰 刘顿 通讯员 徐鲁湘)晨曦微露,清晨6点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已是一片繁忙。茯苓贸易大市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沿路排开,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卸货。市场中央,一堆堆茯苓垒成小山,客商们围拢挑选,空气中弥漫着茯苓特有的清香。

微信图片_20251013144013_181_364.jpg

鲜茯苓交易火爆的靖州茯苓贸易大市场。

“青白色泽,肉质饱满,像掰西瓜一样掰开让你看清楚!”10月11日这天,经销商姚邵和正向客商推介刚从云南运到的40多吨茯苓。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志穿梭在茯苓堆间,时而俯身按压,时而凑近细闻。“稳定的货源是企业的生命线。”黄立志说,“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更以优质的服务、公道的价格吸引着八方来客。”

微信图片_20251013144020_183_364.jpg

搬运工将鲜茯苓卸下货车,在市场内垒成堆。

市场的另一头,本地加工户童高娣刚完成7000多斤的采购。生长在茯苓之乡的她,与这份产业结缘已逾20载。“从小看着长辈种茯苓,生在靖州,就爱上了茯苓。一见茯神,就来精神!”采购完毕,童高娣立即将原料运往附近的加工厂。经过精心加工,这些茯苓将销往广州。“昨天刚发走一车。现在政府帮着找销路,年收入还不错。”

朝阳初升,8点23分,姚邵和售完了最后一批茯苓。这位市场公认的“销冠”,年销售量超过四千吨。“到了靖州,多少茯苓都能找到买家。”他笑着说。

微信图片_20251013144210_184_364.jpg

“销冠”姚邵和(右)正向客户推介他的鲜茯苓。

面对交易旺季,市场管理方早已做足准备。“我们增设临时交易区,扩大了交易规模,添置了上千个运输框,提升了茯苓运输能力,联系企业协助蒸制,避免了鲜茯苓蒸制积压问题。”靖州茯苓大市场管委会主任张美茂介绍,目前日均20多辆外地货车运送茯苓来此交易,日交易量达300吨。市场增派安保人员全天值守巡逻,确保市场秩序井然,为买卖双方营造安全、有序的交易环境。

晨光渐浓,满载茯苓的货车陆续驶离,深深的车辙里留下淡淡药香,续写着“中国茯苓之乡”的产业故事。

微信图片_20251013144016_182_364.jpg

上午9点不到,靖州茯苓贸易大市场外,已经交易完毕的鲜茯苓装在运输框井然退场,等待运回加工。

靖州茯苓的繁荣,得益于其完善的产业体系——从菌种研发、规范种植到精深加工、品牌推广,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后,靖州茯苓更成为行业品质标杆。这片土地上的特色产业,正以其独特魅力,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绚丽色彩,让深山的珍宝走向世界,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何峰 刘顿 徐鲁湘

编辑:杨伶霞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