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2日怀化讯(通讯员 杨祎清 王魁广)11 月 22 日上午,阳光洒满武陵山脉余脉的山林,位于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的仿野生黄精种植基地内一片繁忙景象。随着农户们挥舞锄头小心翼翼地刨开土层,一串串饱满肥硕的黄精根茎破土而出,带着泥土的芬芳呈现眼前,该基地细叶黄精亩产鲜品超 1.2 万斤,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亩产值突破 10 万元,创下当地黄精种植单产新高。
“我们基地的黄精全部采取原生态种植,没有使用一次农药和化肥,全部是农家肥,种苗也都是用旁边的野生黄精种子培育的。” 种植大户龙光全蹲在田垄上,捧着刚采挖的黄精向记者介绍。他手中的新晃细叶黄精根茎结节膨大、色泽鲜亮,据权威检测,其多糖占比达 27.7%,浸出物含量 70.9%,分别超出国家药典标准 4 倍和 1.6 倍,被誉为黄精中的 “贵族”。这种坚守原生态的种植模式,既保留了野生黄精的优良品质,也让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 “有机” 口碑。
作为新晃 “新兴产业第一动能”,黄精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力。在距离种植基地不远的 “中国・新晃黄精城” 深加工园区内,新晃黄精现代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我们的黄精产品原料全部来自新晃本地的有机黄精,经过九蒸九晒古法工艺处理后,产品软糯香甜,非常受客户喜欢。” 公司董事长王魁广表示,依托本地优质原料,企业已开发出即食黄精、黄精酒、养生膏滋等 37 个品类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越南、泰国等海外市场,成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
新晃黄精的高产与优质,根源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新晃地处北纬 27 度黄金生物带,山地占比 84.22%,森林覆盖率达 69.29%,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土壤,非常适合黄精生长。” 新晃中药材办专职副主任杨祎清介绍,黄精作为当地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已形成从种质培育、规模化种植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县黄精种植面积达 4.8 万亩,年加工鲜黄精 3.5 万吨,交易量占全国六分之一份额,先后获批 “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 等称号,新晃也被授予 “中国生态黄精之乡”。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新晃创新推出 “党支部 + 合作社 + 企业 + 农户” 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全县 15 个村、90 余家合作社参与黄精产业。仅扶罗镇该基地就吸纳周边 200 余名村民长期就业,人均年增收超 2 万元。同时,当地出台 “黄精贷”“黄精保” 等金融扶持政策,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广 “杉 + 黄精”“油茶 + 黄精” 等林下生态种植模式,让昔日荒山坡地变成了 “绿色药库” 和 “富民粮仓”。
从深山 “野草” 到富民 “金疙瘩”,新晃黄精正以食药同源的独特优势,书写着产业振兴的新篇章。据了解,下一步新晃将抢抓怀化国际陆港建设机遇,推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园、黄精特色文旅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中国黄精产业标杆,让这株 “太阳之草” 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杨祎清 王魁广
编辑:杨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