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2日怀化讯(通讯员 陈俊名 李昌贵 吴昊霖)11月22日,第九届湖南省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常德市鼎城区召开,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果亮相,以“五化赋能”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的经验做法获与会嘉宾广泛认可。作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湖南省林业十强县,靖州森林覆盖率达76.04%,人均活立木拥有量居全省首位,近年来深耕生态改革创新,走出一条绿色崛起之路。
坚持分层化赋权,打通生态产品认证“最先一公里”。靖州在全省首创多层次可视化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系统,创新地上、地表、地下“三层剥离”确权模式,形成五类多权属组合,累计办理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600余宗、涉及林地4万余亩,2024年7月接入全省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绿本变红本”。同步推进林业碳票等多产品开发,出台碳票管理相关制度,为生态产品变现筑牢产权基础。
深化金融化助力,破解生态产品融资难题。聚焦生态资源信贷转化,创新推出茯苓贷、杨梅贷等特色信贷产品,2024年底累计授信绿色贷款5.83亿元;落地全省首份杨梅气象指数保险,参保面积5万亩、累计理赔1300余万元;设立2000万元生态产品风险补偿基金,成立县级融资担保机构,2024年发放生态担保贷款及风险补偿基金贷款超1.3亿元,构建“信贷+保险+担保”绿色金融支撑体系。
强化信息化支撑,搭建生态价值转化数字底座。在全省率先建成GEP自动核算、生态产品开发及流转、“生态靖州”APP三大平台,2023年核算生态产品总值429.16亿元,为同年GDP的4倍以上;依托区块链打造全流程交易平台,实现湖南碳票跨省交易突破,完成林业碳票交易4343.68吨,完成全省首个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项目交易7960万元,其中VEP价值转让299万元。同步落地全省首笔VEP贷款1100万元;“生态靖州”APP注册用户数千户,发放生态积分4.72万分,推动全民参与生态价值实现。
发力品牌化推广,提升生态产品市场竞争力。深耕茯苓、楠竹、杨梅三大特色产业,擦亮三大“国字号”之乡招牌,2024年三大产业全链条产值超120亿元。培育多个茯苓知名品牌,推出“茯至心苓”新中式养生茶系列产品,连续举办全国茯苓大会;打造星级杨梅果园,严守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竹科技产业园,引进多家竹加工企业,推动“以竹代塑”产业集群发展,让生态特色成为靖州核心名片。
聚焦产业化增收,共享生态发展红利。通过发展林果、林药等绿色产业,2024年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收入108亿元、税收1.1亿元;推广“五种链接”“十大带动”模式,124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5%,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此次论坛交流中,靖州生态产品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的实践路径,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县级样板。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陈俊名 李昌贵 吴昊霖
编辑:杨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