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晃:保持“中寨速度” 谱返乡创业乡村振兴新乐章

“没想到现在在中寨也能找到工作了!”扶贫车间的杨大姐一边手脚麻利地将组装好的扩音器半成品装箱一边抽空与笔者交谈,“现在既能赚钱又能顾家,好几个在外务工的好姐妹都在向我打听呢!要是合适,她们明年都打算回中寨务工了!”话语间,杨大姐不时爽朗笑上几声,让正在流水线前端工作的姐妹们也都腼腆地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扶贫车间,有着一条扩音器组装初加工流水线,目前安置在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寨集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区,工厂车间占地面积约180㎡,已经吸纳了18名当地居民就业,月产销量预计可达50万支。

创办该扶贫车间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寨人杨长平,在笔者提及为什么选择返乡创业时,他表示,自己在外打拼多年才有所收获,知道奋斗不易,之前听镇村干部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各项政策,回乡考察了解后,决定回来办这个扶贫车间。“现在的电商和物流都发展了起来,中寨完全可以负担起一条或多条产品流水线,家乡人外出务工都挺不容易的,不如就在家门口工作,赚钱又心安!”

在了解到杨长平正式打算返乡创业后,面对着返乡创业无例可循、无地可租、无人可用的局面,中寨镇镇村两级干部纷纷主动请缨,持续秉承“扶持返乡一户、创收本地多人”的理念,一切以扶贫车间创办为基础,在杨长平通过物流运送过来生产线和生产原料的同时,对内,政府多部门协调,以最快的速度办理好相关的运营手续,对外,用微信、院坝会、广播等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流水线生产培训,最终,中寨政府和中寨人民一同创造了返乡项目落地见效的“中寨速度”:3天内帮杨长平解决了“水、电、铺、厕”四大难题,5天内帮杨长平建好13人的加工生产线,7天就运出第一批车间产品……

“感谢镇党委、政府和村里的大力支持!”杨长平看着热火朝天的流水线工作间,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现在第一批熟练工快培养出来了,年前估计还能再增加一条生产线,月产量力争突破100万支,同时,未来将尝试优化产品生产流程,进行产品精深加工,加大产品技术含量,将中寨的这个生产线变得更加有竞争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间扶贫车间的健康运行,让外出的中寨人看到了家乡大有可为的未来,中寨镇将继续优化返乡创业营商环境,持续为外出人员铺返乡路子、搭创业台子、扶增收梯子,发挥返乡人员“领头雁”作用,培养创新活力的新型农民,实现育才引才与惜才爱才的有机统一,为中寨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袁琛 梁立唯

编辑:彭渊林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