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区茅头园村。
红网时刻记者 张金东 通讯员 陆丹 陈祖浩 报道
初夏五月,清风醉人。
走进洪江区桂花园乡茅头园黄土寨,一副精美的乡村图景映入眼帘:别致的农家庭院掩映在竹树和鲜花中,文化彩绘墙与周边精致融为一体,用鹅卵石点缀的村居小道延伸到每家每户,屋檐下悬挂的大红灯笼映照出村民的幸福生活……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美景,得益于洪江区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治”行动。
不久前,在怀化市2022年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擂台”大会上,洪江区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近年来,洪江区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扎实开展“五治”行动,在全市率先整区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村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质升级,村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不搞“千村一面”,村村规划有亮点
“公溪河上橘柚香,黄土寨里话丰年”,公溪河岸边一排醒目的彩色标语格外引人注目。桂花园乡党委副书记晏勇解释称,这是茅头园村利用自身地理和人文优势,确立的人居环境创建主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体量大、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每个村寨经济基础有别,自然风貌不尽相同, 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利用好原有的自然生态风貌,避免“千村一面”,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
“由点及面、全域联动、整区推进”,这是洪江区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战法”。
洪江区按照 “发动村民、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多方参与”的原则,尊重传统自然村落风貌,留住传统村落文化要素,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完成《洪江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宜居建设规划布局图集》及菖蒲村等6个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其余村庄规划编制年底实现全覆盖。
打造一套标准,实现全区覆盖。按照每村突出一个文化主题、设计一个入口标牌、布局一个村民议事活动场所、完成一套墙体喷绘、制定一部村规民约、建好一组宣传公示栏、布置一批生态绿植、建设一个乡村阅览室、修建一系列生态篱笆、打造一批餐饮消费点、推选一批新乡贤代表、打造一支文艺队伍的“十二个一“,实现了每村有点,每点有效果,整区全覆盖。
小投入大产出,好钢用在“刀刃”上
距离茅头园村不远的楠木田村,同样在一砖一瓦、一花一草中体现出环境秀美、舒适宜人的幸福底色。
85岁王政学的家门口,施工队正在对院落前的裸露地面进行修补。“一下大雨,脏水到处流,既不卫生又不美观,不小心还会摔倒,以后就好喽。“说起环境的变化,王政学老人深有体会。
“下个月就能完工,争取早日开放。“在楠木田村乡村振兴馆施工现场,村支部书记周敏向记者介绍,该馆原来曾是一处空心房,做到了合理充分利用,又没有占用更多土地。
在横岩乡鸬鹚村,无人问津的庭院角落也能做出“大文章”:利用村内竹林编制而成竹篱笆,围成了“微菜地“,以前这些地方往往是卫生 “死角”。
农村院落分布广、居住散,大手笔投入既不现实,又无必要。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收益?
洪江区在整治中探索出了一条不搞大拆大建,做到因地制宜,把有限的资金充分运用到“刀刃”上的整治思路,注重 “小投入、微建设、大提升”,努力建成一批“小广场、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微观景观,有力提升了乡村庭院的整洁度和美观性。
类似工作方法也体现在“改厨”过程中,洪江区将改造类型分为经济型、标准型和舒适型三类,由农户自主选择,既科学多样,又实用实惠。
洪江区鸬鹚村。
物质水平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按照“五治”要求,洪江区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突破口,按照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标准规范,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83%。
上下“一盘棋”,奏响整治 “大合唱”
“同志们,我们现在开始每周五集中清扫,先分配任务:一组负责清扫村道、马路、公共场所......”在洪江区各乡村,每周五上午总能看见一群劳动的身影,清扫垃圾,铲除杂草,这些忙碌的人不是环卫工人,而是乡村党员干部群众以及责任单位、驻村工作队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是某一方的“独角戏”, 而是干群合力的大合唱”。
洪江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党员干部“五个到户”工作要求,实行区领导挂村、区直单位联村、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建立党员干部帮带机制,坚持每周五全区机关干部下村集中大清扫行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
环境好不好,“红黑榜”里见分晓。
洪江区建立“五治”红黑榜单,常态化开展“五美”评比活动,每月根据村民庭院卫生清洁、屋内整洁、参与义务清扫活动情况,通过“考评打分”+“积分兑换”的方式,晒“成绩”、晾“不足”,上“红黑榜”。
推广“积分兑换”制,积累一定分数,即可到“乡振超市”领取物资奖励,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大大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以前大家见面问候的第一句是:你吃饭了没有?现在都直接是问:你把卫生搞好没有?”对于环境带来的改变,当地群众津津乐道。
目前,全区累计创建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村4个、区级示范村10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3个,成功打造特色鲜明的茅头园村、鸬鹚村2个“乡村振兴美丽宜居创建示范点”。全区绿色村庄占总行政村的10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9.5%,远高于村庄绿化覆盖率30%的标准。
洪江区工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杨世勋说,洪江区将坚持因地制宜,小投入、微改造、大提升的思路,建设一批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的微景观,突出重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整区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打造洪江版“富春山居图”。
来源:时刻新闻客户端
作者:张金东 陆丹
编辑:梁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