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年奋进成就非凡 历史名城再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芷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芷江经济社会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并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十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芷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提速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加快推进“三城一中心”建设。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图片4.png

经济实力上新台阶,发展质量良好。芷江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4.7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3.24亿元,总量增长1.68倍。2021年芷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2013-2021年,芷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伴随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均发展水平也稳步提升,芷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于2009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由2008年的9270元,增加到2021年的36850元,位居全市第七位。2012-2021年芷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增速仅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2012年的5.0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8.7亿元,年均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3.5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1亿元,年均增长9.5%。

投资总量持续增强,发展引擎强劲。芷江聚力扩大有效投资,突出“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重”导向,坚持项目带动,打造高强劲发展引擎。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的28.0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5.32亿元,年均增长18.8%。房地产投资从2012年的35.7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4.32亿元,年均增长20.4%。工业投资从2012年的8.9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9.59亿元,年均增长15.0%。

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商贸市场繁荣。芷江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旺、文化娱乐设施完备的优势,鼓励汇丰购物中心、步步前超市、佳惠购物中心等大型商场提升发展,加快打造飞虎路、鼓楼广场、索子街等一批特色城市商圈,支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做实做活商圈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21.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4.47亿元,年均增长10.8%。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十年来,芷江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2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4.54亿元,年均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0.7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0.19亿元,年均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2.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8.51亿元,年均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3.3∶44.5∶32.2调整为2021年的21.7:26.6:51.7,与2012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6、1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9.7个百分点。

农业产值接近翻番。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谋划经营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化、产业特色化、主体法人化、营销品牌化、发展绿色化、服务社会化,拓展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强农业供给活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获得感。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7.6亿元,是2012年的1.8倍,2年均增长3.3%。现代农业稳中提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打造芷江鸭、高山刺葡萄、甜茶、虫白蜡、柑橘“五朵金花”品质品牌。“芷江鸭”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芷江白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芷江甜茶”通过新食品名录QS认证。唯楚酒业、春知蓝笋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壮大,培育省级龙头企业8家、家庭农场219家、专业合作社503家,成功创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推出了“玉腰米”“唯楚高山刺葡萄酒”“春知蓝雷竹笋”等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产业强县的发展路子。

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快推动工业经济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延伸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打造“五好园区”为目标,优化功能布局,提升承载能力。全力申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持续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以先发优势迅速布局更多产业链节点。202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56家。规模工业产值十年翻番,规模工业产值从2012年的44.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5.84亿元,是2012年的2.14倍,2012-2021年年均增长11.5%;规模工业增加值2012-2021年年均增长11%。产业体系完整优势进一步巩固,拥有14个工业大类、26个工业小类。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规模芷江从无到有,至2021年产值达5.17亿元。县域布局不断优化,重点地区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华晨电子、康瑞涂料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向科技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截至2021年末,芷江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2家。工业园区成功获批全省“双创”示范基地、全市“优秀园区”。

第三产业持续繁荣。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十八大以来,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面对疫情带来的多重不利影响,我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提振消费激活市场活力,全县消费品市场回暖复苏,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线上消费持续升温,文化旅游融合发展。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47亿元,是2012年的1.62倍,年均增长10.7%;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6.8%。全县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达22家。2012-2021年各类消费品中,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其他商品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年均增长10.3%、20.3%、22.9%。

新兴业态不断发展。全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汇丰购物中心、步步前超市、佳惠购物广场等购物中心陆续建成投入运营并日趋成熟。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无店铺零售的商家数量日益增多,形成多种业态共存、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的开放型、竞争型新格局,共同繁荣我市消费品市场。我县电商产业蓬勃发展,成长迅速。2018年成功入列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021年,全县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3818万元,增长34.6%。

旅游经济不断跨越。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261.86万人次,2012-2021年年均增长8.1%;实现旅游收入150.42亿元,2012-2021年年均增长13.3%。三道坑景区提质改造步伐加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省“十大文化地标”。芷江受降系列文创商品荣获湖南文化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县现有4A国家级景区1家,3A国家级景区2家,星级饭店、宾馆共156家,其中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宾馆1家。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加快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努力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2021年常住人口的30.73万人,城镇化率达47.02%,比2012年提升18.9个百分点。建成东城门遗址公园、英雄广场、飞虎体育中心等公园和场馆建设,完成河西片区、飞虎路、迎宾路等重点区域征迁,芷铜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机场改扩建工程、县城亮化改造提升、高铁芷江段、长芷高速、县城防洪工程、县城三桥、四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舞水路、清江路、三里坪至北街主干道、明山大道等18条道路全面贯通,“五纵四横”城市路网基本成形成。加快“国际旅游名城、中国魅力侗城、湖南临空产业新城”三城建设。聚力文旅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旅产业化,深挖、用活芷江和平文化、红色文化、侗族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创新生态旅游文化载体,突出文化内涵,全力创建全省和平文化小镇,努力打造全国和平文化试验区(县),促进与生态文化旅游价值的充分融合,擦亮国际和平城市这张“名片”。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加大对县域优秀侗族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全力打造中国魅力侗城。发挥“三位一体”交通优势,加快芷江机场提质扩容,对接怀化国际(东盟)物流产业园建设,主动融入怀化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等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湖南临空产业新城。抗战湖南馆、维也那酒店、国际和平大酒店等投入使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2021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86.7%,有力保障各项民生工程和民生政策落实。教育事业不断进步,2021年,全县普通中学29所,在校生16172人;普通小学22所,在校生22059人;幼儿园47所,在园幼儿903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78人。十年来芷江普通中学净增2所,幼儿园净增8所。普通中学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579台,普通小学有1349台;图书藏量普通中学有42.6万册,普通小学有51.12万册。十年来芷江普通中学净增2所,幼儿园净增8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年来芷江普通中学教学用计算机净增518台,普通小学净增920台;图书藏量普通中学净增15万册,普通小学净增19万册。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新农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均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提升,十年卫生技术人员净增1036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持续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社会保障逐步加强,城乡低保标准保持动态、适时调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944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发放社保、医保待遇40.5亿元。累计发放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残疾人、优抚对象等补贴3.46亿元。提质改造敬老院及光荣福利院14所,养老床位达2756张。投入移民资金2亿元,实现移民产业全覆盖。累计发放1480万元,惠及群众1.3万人。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7个,新建公共租赁房782套。归集住房公积金突破17亿元。恢复芷江三中高中部,芷江一中实现优质发展。成功入列全省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职业中专申创高职院校纳入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两癌”免费检查等重点工作有效落实。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9677元,增加到2021年的29484元,年均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536元,增加到2021年的12263元,年均增长11.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2年的3.0:1,缩小到2021年的1.44:1。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围绕“五大创建”,扎实开展“五清五无”专项整治,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得到巩固。16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实施,河西防洪堤全面竣工,新自来水厂投入使用。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荣获全省第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示范县。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完成“三清单一目录”编制,梳理乡镇权责清单8类116项。新政务服务大厅投入使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深入推进。“首违免罚”、老年人残疾人特色服务、“三即”承诺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免申请快兑现”、提升开办企业登记效率等改革经验在省市媒体推介。创新营商环境监管模式,开展“快牛奖”“慢牛奖”评比。

开放持续发力。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芷江与法国格朗康迈西市、美国松鹤市、俄罗斯基洛夫斯克市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获准成为全球第307座、中国第二座国际和平城市。积极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开辟融入RCEP新通道。开放成果显著。芷江受降纪念馆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七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确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以芷江命名的扫雷舰“芷江舰”正式入列海军。2015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年湖南第一本不动产权证在芷江发出,2019年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2020年以来,芷江侗族自治县在省交通运输厅获批创建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县”;2021年,共获得国家级荣誉14项,省级荣誉36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食品安全、信访、“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4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县信访联席办副主任郑德辉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

社区服务持续增强。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形成了“134红色物业”治理模式,依托政务服务大数据,加快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推动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十年来新增6个社区,优化行政区划,完成岩桥、三道坑、土桥、楠木坪“撤乡并镇”、4个“村改社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198个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家县级医院和人民医院分别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建立医联体。

历史可鉴,未来可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芷江将始终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 的作风,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锚定“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在高质量发展中探求新路,加快建设“三城一中心”,全力培育历史名城、建设幸福芷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发愤图强、重振雄风,奋力谱写现代化芷江新篇章。(谭志)

来源:时刻新闻客户端

作者:谭志

编辑:杨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