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学术讲好安江农耕故事 ——写在《安江稻作文化》出版之际

6.jpg

新近,由吴波教授主编的湖南“沅江流域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研究”丛书将陆续完稿出版,其“地方文化系列”中的《安江稻作文化》,是由中共洪江市委党校课题组一批长期关注当地稻作文化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是该系列丛书中尤为值得关注和阅读的著作。这部著作是从文化学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安江盆地的系列故事,详尽阐述了当地稻作农业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使读者从中认知安江盆地和沅江中上游区域在中国和世界稻作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7.jpg

安江盆地稻作农业发生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以安江高庙遗址命名的高庙文化时期。2005年在该遗址距今7400年的地层样本中发现了形态具有栽培特征的稻谷。由于受柱状取样面积(仅0.25m²)所限,在此面积内更早的地层样本中虽未发现稻谷,但并不排除这里在距今近8000年前就已经种植水稻。

8.jpg

继高庙文化以后,安江盆地和同处沅江中游分别属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部分陶器表面,习见掺杂稻谷壳(或已炭化)的遗痕,表明此区域的稻作农业较高庙文化时期有了显著的发展。《安江稻作文化》将该区域高庙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时期水稻的种植分别阐释为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真实反映了此区域史前稻作农业发生与发展的进程。不独如此,作者还将该进程和与之相应的文化背景融会贯通,丝分缕析,让读者透物见人,从中了解蕴藏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的诸多故事,了解此区域以高庙文化为代表的系列考古学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意义。

当然,安江盆地乃至整个沅江中上游区域位于云贵高原东缘的雪峰山山区,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溪流湍急,其特定的自然环境使得适于栽培水稻的天然湿地和盆地并不多。在生产力较低下的史前社会,欲大面积栽培水稻是十分困难的,采集和渔猎在当地先民的生业方式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当青铜和铁农具得以运用以后,稻田的开垦和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才成为可能,但为之而付出的艰辛固然比自然条件更优越的平原地区要多得多。

《安江稻作文化》在阐述本区域稻作文化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当地先民在战国以来各个历史时代发展稻作农业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藉由楚国对黔中的开发、汉晋以来历代中央王朝对“五溪蛮”民众“羁縻”政策的优惠,以及南朝以后大量汉族移民及其种植技术的不断涌入等诸多助力。他们不畏艰辛,通过积年累月的垦殖河谷农田和山地梯田,建设水利设施,种植除水稻以外的杂粮和其他经济作物,从而加速了沅江中上游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作者尤其对历代外来移民在当地稻作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叙议得当,客观中肯。

9.jpg

正是由于稻作农业的不断发展,生活在安江盆地和沅江中上游区域的先民也随之构建了以宗族姓氏为纽带的农耕聚落和基层村落组织。那些农耕聚落依凭其各自所具的建筑风格、在地民俗或产业特色,形成不同类型的村落景观和生活业态,作者对此所作的撮要铺陈,溢于言表,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触。

10.jpg

也正是由于稻作农业的不断发展,生活在安江盆地和沅江中上游区域的历代先民在农田垦殖、灌溉,以及收割、存储、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生产活动中,逐步制作形成了具区域特色的系列农具。作者按历史经纬,对那些传统农具作了分门别类的叙述,有益于读者深入了解当地稻作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当地引入了机械或半机械的各种农机装备,原有的传统农具随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迁,传统稻作农业的人工栽培和收割模式也随之向机械化模式转变,这是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相适应的。

11.jpg

安江盆地和沅江中上游地区稻作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加速了当地农耕聚落的形成和演进,为生活在这里的历代先民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食粮和生活保障,同时也使那些聚落内部以及各聚落之间的民众,在积年劳作和相互交流中形成了诸多共同的生产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精神信仰、以及共同的文化趣旨和审美价值。《安江稻作文化》广搜博采,兼收并蓄,将反映此区域先民的民俗信仰和文学艺术类分条析,娓娓道来,使读者知宏知微,嗅觉到烟火味,闻得着秧歌声; 将“丁日播种”的祈福、《打铁歌》的童趣和《迎财神》的喧嚣等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画卷徐徐展开,使读者心旷神怡,目染到田园美,感怀到故土情。

12.jpg

安江盆地的生态环境及其传统稻作农业的发展固然只是中国南方山区农耕聚落演进中的一个缩影。而它能使人们广为瞩目的是,发生在这里的、引起世界现代稻作农业巨变的一场伟大革命——杂交水稻的培育。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始,以袁隆平先生为首的团队不畏艰辛,敢于创新,率先在这里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的探索和研究,经积年努力,终获成功,使“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院士长年工作的安江农校理所当然地成为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并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本人也因此而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安江稻作文化》专辟一章,概要录著了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如何突破遗传学权威理论,另辟蹊径、勇于探索并为之长年呕心沥血潜心研究的辛路历程;叙述了袁隆平院士如何从一个挨批斗的“牛鬼蛇神”练就为一个伟大科学家的陈年往事和辉煌成就,以及他对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所作的杰出贡献;将这位中华骄子留下的精神财富做了简要的总结。

安江稻作农业的发展仍在继续。袁隆平院士矢志不渝、勇于创新、勇攀科学高峰的爱国情怀和朴实无华的崇高品格足可垂范后昆。为了保护好安江稻作文化这份宝贵遗产,并将其合理的开发利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促进乡村振兴,作者在书的尾章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构想和对策,这对激发当地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它必将能成为《安江稻作文化》的续篇!

贺刚于长沙德峰寓所

2022年12月18日

本文摘编自《安江稻作文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23.5)一书“序言”,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贺刚

编辑:彭渊林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