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怀化市的广袤沃土上,一场科技驱动的中药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湖南省中药产业技术体系湘西(怀化)试验站,作为这场变革的先锋力量,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和少数民族中医药文化,围绕中药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开展协作攻关研究、技术集成示范、区域品牌建设等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以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绘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壮丽画卷。
科技支撑,中药产业焕发新生
湖南省中药产业技术体系湘西(怀化)试验站是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批注,依托怀化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和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组建而成,走进试验站,现代化的实验室功能布局与中药产业体系研究交相辉映,彰显着科技的力量。
试验站站长李胜华教授介绍:“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致力于中药资源学、种苗繁育、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栽培关键技术和采收加工等开展全方位研究,为当地中药产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伍贤进教授和黄荟博士,作为试验站的核心骨干,对怀化境内的中药资源如数家珍。“通过我们的调查,怀化境内中药材资源达2340种,占全省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的64.95%,重点品种70多种,药材栽培面积130万余亩,中药材蕴藏量和种植面积均居全省首位,更令人振奋的是,我们还发现了3个药用植物新种,为中药资源库增添了宝贵财富,”伍教授的话语中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产业根基,政策引领促发展
近年来,怀化市将中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将“现代中药种植加工产业链”列为重点产业链之一。
试验站站长李胜华表示:“我和伍贤进教授一起通过参与规划制定、提供咨询建议等方式,成功推动了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中药材全产业链在乡村振兴中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谈及实践成果,伍贤进教授分享了黄精林下生态种植的成功案例:“我们参与或技术支持起草了多项相关文件,例如怀化市《中药材生态种植怀化宣言》《怀化市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规范》《关于加强中药材种植有关问题指导的通知》《多花黄精林下轻简化生态种植技术》(2023年完成)等文件,通过示范和培训大力在怀化市推广林下生态种植中药材,为山区发展适宜产业实现乡村振兴,从技术路径上实现化山地产业发展短板为优势的转变。”
如今,怀化大力推广黄精林下生态种植技术,全市黄精林下生态种植面积已近20万亩。在怀化市的山区,黄精种植成为了农民们增收的新途径,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为山区农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标准引领,品牌建设显成效
在试验站的示范推广基地,各类中药材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孙磊博士与邹娟副教授正悉心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
“我们针对黄精、天麻、金银花、百合、木姜叶柯、玉竹、七叶一枝花、魔芋、显齿蛇葡萄等药用植物,开展了种苗繁育、栽培模式、栽培技术等多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孙磊博士介绍,“通过技术示范和推广,有效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试验站不仅注重技术研究,更在标准建设与品牌建设上发力。“我们负责了黄精国家标准建设中的《黄精种子种苗标准》《黄精良种繁育技术规范》《黄精田间管理行业标准》《黄精产地黄精控制》《黄精种植投入品使用标准》《黄精初加工规范》等6个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试验站站长李胜华表示,“同时,我们还支持地方政府获得了“雪峰山鱼腥草”“溆浦瑶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黔阳黄精”“黔阳天麻”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为中药材的品质提升和品牌价值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还参与了多项相关中药材的地方标准的制定和示范”。
这些标准的制定与认证,不仅提升了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溆浦瑶茶、黔阳黄精等品牌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了怀化市的特色名片。
全产业链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湘西(怀化)试验站的服务区域基本为我市乡村振兴的重点连片区域,该区域地形地貌75%以上为山地。近年来,该站为当地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
在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上,试验站协助怀化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怀化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怀化市创建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实施方案》;在新晃县,试验站协助制定了《新晃侗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在溆浦县,试验站为当地中医药创新科技发展提供了“十四五”规划建议。
提及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李胜华站长感慨地说:“我们组织或参与了80场中药材产业技术讲座培训,培训人员达8000人次。还到多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190余次,帮助解决了10余种中药材种植的选址、种植和初加工等技术问题。看到农户们因为掌握了新技术而喜获丰收,我们感到无比欣慰。”
未来展望,科技引领续华章
湖南省中药产业技术体系湘西(怀化)试验站自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通过优质种质资源的筛选、新品种的选育和技术的推广,关键栽培技术、标准的制定有效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了怀化中药材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对于未来,湘西(怀化)试验站李胜华站长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们将继续加强中药材全产业链技术的研发工作,不断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进程。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开展中药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为湖南省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科技力量。”(刘田)
来源:时刻新闻客户端
作者:刘田
编辑:杨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