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夜访——一位扶贫队员的工作日记

  2018年7月11日,星期三,晴

  按计划,今晚我们扶贫队走访对象是老院子组的成美珍家。

  成美珍今年43岁,是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丈夫张土长原来在务工时被电灼伤,不能干重活;两个小孩,一个读高三,一个读初三,家庭负担比较重。属于因病、因学致贫。

  沿着新修的通组公路,我们来到了成美珍家。灯光下,成美珍和张土长正在整理蔬菜。一大堆刚刚从菜地里拔来的红萝卜,估计有二、三百斤。他们夫妻把红萝卜洗去泥土、清除碎叶、剪掉根须,再送到农贸市场,8角钱1斤过给人家做酒糟菜。

  

 

  成美珍夫妻在洗菜。

  院子里还有新采摘的几框蔬菜,有黄瓜、辣椒、广菜等等。

  “最好卖的是广菜,可以卖到两块钱1斤。”张土长告诉我们。

  去年,我们驻村扶贫队引进了羊肚菌种植项目,成美珍跟着种了2亩,赚了3万多元钱。尝到甜头的她,今年利用大棚的空闲轮作蔬菜。蔬菜上市才1个月,收入已经有六、七千元。

  

 

  成美珍夫妻在大棚里劳动。

  成美珍夫妻非常勤劳。他们白天种菜、摘菜,晚上洗菜,凌晨要送菜到农贸市场,有时候顾客要的菜多,还得要送两三趟。“做起来是比较累,”但是,“收钱的时候,特别是收到一大把钱的时候,感觉还是蛮爽的。”成美珍笑得有点不好意思。

  是啊,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只有辛勤劳动,才有胜利果实。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我笑着问张土长,现在是不是还担心“不种粮食吃什么”?他也笑了:“以前是穷怕了饿怕了。担心不种粮食没吃的,担心种菜卖不出去。现在,我家种菜收入是原来种粮食收入的十几倍呢,有了钱哪里买不到粮食?”

  队长告诉成美珍,佛要金装,货要包装,农产品销售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她家这两天刚刚上市的冰翡翠甜瓜,如果按原始销售方式,1斤只能卖两三块钱。但是经过扶贫队帮助“打扮”,冰翡翠甜瓜贴上标签、套上网袋,往水果店一放,档次就显得比较高,价位也就上去了,有的水果店1斤卖到七、八块钱呢。

  “你们整理红萝卜就是包装。经过你们整理的红萝卜,既有‘卖相’,又方便顾客,价格又高又好卖。”

  说话间,水果店的陈老板打来电话,说冰翡翠甜瓜很好卖,昨天进的80斤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让明天再送100斤去。

  成美珍告诉我们,她打算买台三轮车,这样,送菜就更方便了。

  不知不觉已是十点钟,我们得告辞了。临走,成美珍硬要给队长和我带上几个甜瓜。“这是你们扶贫队帮引进的项目,现在赚钱了。带几个去尝尝,也算是分享致富成果。”成美珍笑着说。(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高铁新村扶贫队钟仁君)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钟仁君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2018/07/13/31045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