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黄谋延 周晓鹏 王文立 溆浦报道
今年入汛以来,溆浦先后遭受了“5·19”“5·26”“6·09”“6·22”“7·08”5次洪灾袭击,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次数多,损失重,转移快,零伤亡。
面对5次洪灾,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防汛抗灾的现场当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课堂,提前防范、科学调度、严防死守,举全县之力抗洪救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党员:大灾来临吹响“集结号”,在危急之中始终依靠的是共产党员
今年以来,溆浦累计降雨量达1252毫米,为近5年之最。特别是“6·22”洪灾,25个乡镇受灾,县城水位达156.49米,超警戒水位1.49米。
灾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使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心百姓安危,多次深入溆浦调度指挥防汛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好发挥“主心骨”“顶梁柱”作用,全力以赴护卫百姓安全,吹响了防汛抗灾“集结号”。县委、县政府按照“谁值守、谁登记、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值守制,联乡县领导分赴各自联系乡镇指导抗洪救灾。乡镇干部坚守一线,压实“三线责任人”责任。
只要下雨就要想到防汛,只要涨水就要赶去救灾。每次降雨来袭,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都提前坐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现场指挥,召集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气象、水文等防指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雨情、水情、汛情进行实时监控和研判会商,科学调度泄洪,及时准确向全县发布防汛调度指令和实时预警预报信息。进入汛期以来,县防指共发布预警短信1.4万余条次。
同时,强化对全县5所中型、124所小型水库蓄放水调度,该“空库”的坚决“空库”,该控制泄洪的严格控制泄洪,提前腾出库容,做到科学放水,减轻下游压力。如“6·22”洪灾,按降雨量演算,预计县城最大洪峰超警戒水位2.2米。县防指根据溆水支流洪水特点,充分利用上游水库实施错峰调度,避免溆水支流南北洪峰叠加夹击县城,县城最大洪峰比预计洪峰低0.7米,确保了县城安全。
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坚守在哪里、战斗在哪里。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防汛抗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健全完善防汛责任体系,将责任明确到具体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县应急、水利、公安、交警、消防、民政等部门组织党员干部对危桥险路、高坎房屋、城镇低洼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筑工地、交通要道、溪河两岸、旅游景点、人口密集区域和新建学校进行巡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置,该封路的果断封路,该停工的坚决停工,该转移的立即转移。
乡村两级组织党员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派出所民警、社会志愿者等力量成立“红袖章”巡逻队,对危险地段和重点区域进行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全面巡查。一旦发现险情,通过鸣锣、吹口哨、手摇报警器、“村村响”广播等方式挨家挨户进行提醒警示,上门进行人员劝离,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绝对安全。
党性:紧急转移实现“零伤亡”,在生死之间真正检验的是坚定党性
只要有共产党员在,就会有群众的安全在。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防汛抗灾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奋力抗灾,实现了连续5次洪灾“零伤亡”。
灾难面前,老百姓最需要的是安全感。5月26日,G241国道黄茅园镇分水界路段因特大暴雨引发重大山体滑坡,很快形成一个深3米、宽8米的堰塞湖,1辆小车和2辆中巴车28名司乘人员被困,被堵车辆多达300余台,若不及时疏散转移,后果不堪设想。险情发生后,县公安、交通、交警和当地党委政府组织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将滞留人员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让走进生命“分水界”的千余群众有惊无险。
灾难面前,最能检验的是党员干部的坚定党性。防汛责任重大,行动不容迟缓。“6·22”洪灾预警发布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迅速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共产党员包户”的要求,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巡查值守,排险除险,转移群众,确保安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坚持该转移的必须立即转移。梁家洞村是龙潭镇最大的地质灾害点所在地,有两个县级隐患点,一个市级隐患点。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冒着倾盆大雨挨家挨户上门,一人一人劝说,将49户164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村部临时安置点。对城镇低洼地区,洪峰过境前,及时预警预告,快速转移。
6月22日午夜,洪峰过境溆浦县城,县防汛指挥部连发两道紧急通知,引导溆水两岸低洼地带群众迅速转移,告知大家不要到河边观望,不要到桥上看水,不要到低洼处或地下停车场停车,不要引起恐慌。县公安、交警、巡特警和社区巡逻队员迅速集结上岗,维护现场秩序。对一些来不及转移的群众,及时组织党员干部、民兵等救援力量科学、高效施救。6月22日深夜,县城洛阳桥广场、园艺西路、学府路长兴社区等多处低洼地带先后进水,县住建部门和交警大队迅速调来大型装载机和挖掘机,将200余人被困群众安全转移。县人武部、消防中队迅速集合民兵应急分队,出动2艘橡皮艇,将卢峰镇红远村受困的12名群众和屈原社区园艺西路一家三口成功救出……
危难时刻,全县共产党员奋不顾身,不惧生死,先后紧急疏散转移群众10035人,解救人口323人,用坚定的党性筑起了保护群众的钢铁长城。
党心:灾后恢复连夜“大会战”,在关键之时最能读懂的是为民初心
再苦也要坚持,再累也要顶着。洪灾过后,县委、县政府坚持一手抓灾后恢复,一手抓生产自救,把损失降到最低。 6月22日凌晨4点大雨刚停,就在全县开展了“天亮就行动,灾后抓恢复”行动,近10万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群众积极响应,将抗洪抢险的前线就地转化为灾后恢复重建的一线,自力更生,投入灾后重建。
暴雨无情袭家园,灾后恢复不过夜。洪峰刚过,县城建城管部门就组织环卫工人把县城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淤泥、垃圾彻底冲运干净,并督促物业公司清扫小区环境。卫生健康部门对洪水淹没或浸泡过的地方进行冲洗消毒,做到卫生清洗到哪里,消毒防疫就处理到哪里。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部门及时抢修受损的输水管道、输电线路和通讯设施。城管、交通、水利、教育等部门切实加快城区道路、环卫设施、交通护栏、农田灌溉、受灾学校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以最快速度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自然资源部门对受灾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排查,加强巡查监控,明确值守人员,迅速开展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各乡镇对灾后水库山塘、受损道路、临时建筑、倒杆断线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水淹桥梁、住房、道路等进行全面安全检测,做好安保措施,及时排险除险,防止次生灾害。短短一天时间内,县城供水供电立即恢复,县城及乡镇集镇不见洪灾乱象,25个乡镇到县城的“生命线”畅通无阻,实现通讯全覆盖。
干部多一分辛苦,群众就多一分幸福。县委、县政府把“‘四支队伍’集村部 干群齐心攻脱贫”行动与防汛抗灾结合起来,联乡县领导牵头,迅速组织后盾单位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开展灾情核查,组织生产自救工作。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对受灾户进行全面走访,指导生产自救,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对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农户,按照“应进尽进”原则进行精准调查摸底,严格按照精准识别要求将其纳入扶贫对象,并做好结对帮扶。全县恢复水冲沙压田块面积3600亩,调运发放各类作物种子2000多斤,完成受灾作物补种、改种9700多亩,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51000多亩,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党课:防汛抗灾担当“主心骨”,在信念之上触动灵魂的是生动课堂
今年5次洪灾,溆浦之所以能够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关键时刻显担当,危急时刻见境界。面对特大洪灾,各级党员干部坚持把防汛抗灾的现场当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课堂,危急时刻冲锋在前、紧急转移行动迅速、灾后恢复勇挑重担,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员永远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一次洪涝灾害,一次党性锻炼。今年“七·一”前后,全县各级党组织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抗洪救灾灾后重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守初心·担使命·抗洪灾·促脱贫”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坚决打赢防汛抗灾这场硬仗中,锤炼党性,检验作风,提高修养,强化担当,建立新功。
百姓平安才是福。洪灾过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及时组织救灾物资运送到每一个受灾乡镇、每一个村寨,发放到每一户受灾户,确保所有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让老百姓时刻都感受到党委政府就在身边,无比温馨温暖。全县共发放棉被2500床、大米50吨、食用油2000桶、矿泉水1000件。在灾区设立7个医疗救治点,出动26支消毒防疫队伍,组织防疫人员1880人次,对28万平米过水区域进行消毒。同时,为8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摄像头及位置偏移预警装置,对45处地质灾害发生地进行应急处理,修复农村饮水工程25处、灌溉设施143处,让老百姓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一次应急抢险,一次党课实践。经过连续5次洪灾,全县广大干群的心灵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洗礼。县里在融媒体中心特别开辟《人民群众的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汛情快播快报,记录防汛救灾中的感人瞬间,实时发布图文播报,与群众密切互动。广大网友纷纷发出感慨,“只有共产党的政府才能讲出如此贴人心的话语,只有共产党的干部才能做出如此暖人心的行动。”
来源:红网怀化站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