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贾凌 沅陵报道
“李医生,这药管用吗?”村民肖友顺心有忐忑地问道。
“你放心喝,这方子不会错。”70岁的老村医李生清笑眯眯地说。
连日来,家住沅陵县明溪口镇黄秧坪居委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七旬退休老中医李生清上山挖中药、熬制中药,免费为61户搬迁群众服务,守护着这一方百姓的健康。
志愿者免费为安置点住户发放防疫中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当新冠肺炎疫情通报的时候,黄秧坪社区党支部第一时间落实上级的统一指令,紧急召开防疫会议,及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共集结党员干部26人,分6组对全社区外地返回人员进行大排查,明确专人重点管理,建立“一人一户一专班”台账,责任压实到位,按要求做好一天一防控、一天一测量体温、一天一消毒、一天一报情况,直到居家隔离监测对象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结束为止。黄秧坪社区积极运用广播、宣传标语、移动音响、宣传横幅等形式宣传上级各项疫情防控命令和措施,逐户上门发放疫情预防告知书2次,在全社区营造了浓厚的防控疫情的氛围。与此同时,对照市委“口袋战术”和县委“游击战术”要求,在黄秧坪集中安置点入口设立人员和车辆出入检查登记点,站点人员不仅对安置点进出人员实施管控,逐人测量体温和记录,还要负责协助外出务工人员外出手续办理和安置点消毒,人员外出后由村支“两委”后续跟踪身体状况。截至目前安置点已经免费发放防疫药3次,参与服药人数有201人;社区筹集善款18712元,献出自己的爱心;组建了爱心志愿者队伍30余人,主动参与到防疫的一线,为27个居家医学观察家庭提供代购生活物资、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微信聊天疏导心理压力,为搬迁户提供垃圾清收处理,维护隔离家庭外部生活环境等暖心服务,确保了物资充沛,群众安心宅家,安置区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氛围。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面红旗就是一个阵地。在面对百姓的生命安全的紧要关头,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普通村民百姓紧紧跟随。到目前为止,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无一例疑似病人,在这场保卫战中,他们用最有效的方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
“肺炎疫情我不怕,撅起锄头生产忙……”春光里,60多岁的肖友顺在黄秧坪雷竹笋基地饶有兴致地唱起了山歌。俗话说:“春雨惊春清谷天”,虽然今年这个春天有点不一样,但是时节不会因为疫情而姗姗来迟。2月17号,肖友顺和其他几个“老伙计”们扛起了锄头、戴着口罩,来到了社区境内的黄秧坪雷竹笋基地,开始复垦、扶苗等劳作。平均年龄60多岁的他们一边积极防控疫情,一边不忘春耕生产。
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复工复产时不我待。2月11日,黄秧坪社区积极响应县委全面抓实抓细疫情防控阻击战、稳打稳扎打好搬迁群众后续帮扶决胜战的要求。贯彻落实“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实现每户一人有就业、有收入、有保障的目标,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社区对有劳力的人员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妥善安置。到目前为止,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已经近百人;对年龄偏大无法外出务工且有劳力的男村民安置在社区的雷公坪笋基地,参加基地的管护;根据村规民约,家里但凡有70岁以上老人的,家里必须有一人留守照顾老人,并将其就近安置在后盾单位凤滩电厂的宾馆、食堂等服务岗位;对有一技之长的村民,鼓励他们开发基地、搞种养。特别是对身体残障人士更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怀。村民陈炳英和丈夫都有身体残疾,社区将其丈夫安置在门卫岗位,将陈炳英安置在社区的扶贫加工车间,现在也已经上岗就业,夫妻二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到目前为止,占地33.24亩,集中安置61户212人,其中贫困户易地搬迁57户199人的明溪口镇黄秧坪居委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没有出现一例疑似病例,已经脱贫的55户195人无返贫迹象的喜人景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打好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防控和后续帮扶双战”。安置点发展坚持从生活细节中体现关爱关怀,建立了一个让群众安心、舒心、暖心的“三心”服务安置小区,全面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里,爱心常在,春意浓!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贾凌
编辑:梁馨雨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