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沅陵:让党旗飘扬在稳岗就业一线

111.jpg

沅陵县东莞流动党支部慰问在外务工老乡。

222.jpg

凉水井党委包车送贫困户到工业园上班。

红网时刻通讯员 全满霞 李平 沅陵报道

自疫情防控以来,沅陵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聚焦贫困人员返岗就业难题,众志成城、精准发力,以复工复产、解决务工、壮大产业、增加岗位为抓手,着力克服疫情影响,多渠道破解就业难题。截至6月10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务工就业达43503人,占2020年有务工需求贫困人员的97.8%。

复工复产,联合支部来上门

“多亏了联合支部的帮忙,我们的招工难题才能够迎刃而解,公司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

奇力新电子公司是落户沅陵工业集中区的一家台资电子高科技企业。今年因受疫情影响,老员工流失严重,新员工招不进来,用工岗位空缺500多人,严重面临成本增加、订单流失的巨大风险。

联合支部进驻后及时与县委对接,出台了“重点企业招工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方案”:即每招一名员工,县财政给予乡镇1000元工作经费,每缺一人罚1000元,切实把招工与脱贫攻坚、干部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经济奖惩相结合,实行一票否决。不到10天时间,招聘了近1000人,其中贫困人员200多人。公司一季度实现产值8348万元,营销额927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3%、142%。

为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稳就业保民生,沅陵县相继下发了《关于组建复工复产企业市场和重点项目新型肺炎疫情防控联合党支部的通知》《沅陵县切实做好农民工返岗保障县内企业用工需求的十条工作举措》《沅陵县脱贫攻坚与重点企业招工相结合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组建联合党支部123个,派出党员干部289人,切实上门为企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县123家企业市场和项目复工复产率100%,员工到岗率100%,解决了近4000人的就业问题。

送人到岗,乡镇党委暖人心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确保脱贫质量,取得脱贫攻坚的完全胜利,全县21个乡镇党委把稳就业、防返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边积极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返岗就业,做到疫情防控和返岗就业两手抓、两不误。

“过完年就没事做,又出不去,只能在家干着急,还好政府帮忙联系了个工作,真是太感谢了!”凉水井镇党委领着贫困户张茂八、李细女夫妇来到向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二人办理好了入厂手续,张茂八、李细女连声道谢。

张茂八夫妇膝下有三个孩子,负担重,加之李细女是外县人,没有办好身份证,不能外出务工,家庭十分困难。好在3月初,凉水井镇党委在该镇率先开展务工需求大摸底,了解到张茂八、李细女夫妇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沅陵向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协调,先将二人招聘入厂,镇政府再派人到李细女老家开具证明、办理相关手续。

就近就业,集体产业帮圆梦

4月23日中午,在借母溪村生态农业园,一批村民在这里打工。田芝兰是贫困户,优先推荐到生态园做事。“外出打工年纪大了,种田收入不够。多亏村里搞了这个旅游休闲项目,让我有事做、有收入,脱贫脱得安心。”家门口能就业,田芝兰很满足。

“无业不稳。”借母溪村是中远海运集团结对帮扶村,一年前,中远海运集团结合借母溪乡发展旅游,投资460万元,在村口一块溪滩地上架桥铺路,建房修阁,栽花种果,捐建农业生态园,为稳脱贫防返贫又上一道“安全闸”。

二酉乡施溪村是湖南省委办公厅帮扶村,2018年8月村里成立五丰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三年发展,目前该村已初步形成生态养猪、桶装养蜂、油茶开发、钩藤种植等四大产业体系,带动了全村贫困户1125人脱贫增收。年初受疫情影响,多数村民滞留家中,眼看收入无望,面临返贫困境。村党支部了解情况后,先后组织34名困难村民进行钩藤采摘,人均增收2000余元。

要脱贫,关键还得靠产业。今年,沅陵采取“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中央财政重点扶持的26个村,另一头抓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办法,扎实开展村集体经济建设年活动。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提供岗位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让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致富。

外出务工,流动支部显真情

受疫情影响,清浪乡杜泉坪村张清忠、张清辉等人一直在为找工作发愁。5月30日,广东东涌流动党支部书记杨思云听说后,马上召集支部党员,希望大家出出主意帮忙给老乡找个工作。支部党员邓传帅当场表态说:“包在我身上,老乡的事就是我的事,刚好我这里还可以容下几个人,就是到工地上做事,有点累,能搞300块一天,包吃包住,看他们愿意不?”

邓传帅是清浪乡翻身村人,也是沅陵县驻广东东涌流动党支部的预备党员,2002年外出务工创业,2015年成立了广州市五强建筑劳务分包公司,在问及他招多少老乡时。他憨憨一笑说道:“今年带出来差不多80个沅陵老乡,我们在外面主要是搞水利工程,接的都是政府工程,专款专用,工资有保障,大家都还比较相信我,愿意跟我出来。我找老乡做事也放心,也希望大家都能有个事做,日子过好点!”

佛山流动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张良付,包车把十几个乡亲从沅陵接到厂里上班,帮助他们学习生产技能,主动解决老乡们的吃、住问题,老乡们每月能拿工资有五、六千。

今年来,沅陵县13个在外流动党支部,心系家乡群众的务工问题,充分发挥支部和党员作用,利用在外打拼多年的优势,通过到企业走访沟通、整合用工需求、发布就业信息、组织老乡应聘等方式,先后为600多名沅陵籍老乡解决了就业难题。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全满霞 李平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2020/06/16/737653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