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决战脱贫“群英赞”】用心帮扶抒真情

微信图片_20200621190403_副本.jpg

谢松走访贫困户。

图片9_副本.png

杨家潭村移动信号塔。

红网时刻通讯员 周业树 沅陵报道

“自从谢队长担任杨家潭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后,村里的路宽了,水通了,人居环境更美了。产业兴了,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这一切的变化我们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谈起怀化市生态环境局沅陵分局驻北溶乡杨家潭村扶贫工作队长谢松,百姓纷纷点赞。

“组织选派我去哪里,那是对我的信任,我会带着一颗真心俯下身子脚踏实地的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担任工作队长以来,走访贫困户变成了他最常做的事情,早出晚归,也就早已习以为常。以村为家,尽管家里人对他有些怨言,可还是无条件的支持着他的工作。他说:“百姓不脱贫,我就不离开,愿意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多花些时间,多花些精力。”为此,他经常与村支两委一班人研究村级脱贫攻坚计划,指导扶贫户发展产业,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帮扶,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在他看来却是一种责任的提升,党性的锻炼。铭记脱贫攻坚使命,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自2017年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以来,他常常以村为家,在村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着力解决村级脱贫攻坚难题,撰写对杨家潭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难点、痛点调查研究报告,并精准、综合分析透彻、谋篇布局合理。全村交通道路已经实现通畅,移动、联通通讯基站已正常投入使用,沿河公路已经修建完成,全村10个村民小组均已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彻底改变了村里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面貌,百姓幸福感与日俱增。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百姓富不富,核心在产业。结对帮扶户谭知友、谭知玖兄弟俩勤劳肯干,但是苦于资金、技术欠缺,在外务工收入不高,在家发展产业又遭遇瓶颈。针对前些年养鸡失败、亏损较多的事情,谢松鼓励他们重拾信心,结合本村高山资源特色,商讨选择了风险较低、周期不是很长的产业发展方向:养殖黄牛与山羊。陪同他们实地考察黄牛养殖,引进黄牛养殖群散养,目前黄牛养殖规模已经达到50头。在先前养殖山羊的基础上,进一步请畜牧专家指导,选苗优种,保障山羊养殖稳步发展。目前两兄弟养山羊规模均达到80只左右,山羊养殖收入已达到近3万元。

正因谭家兄弟的发展,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谢松将谭知有推举为产业发展带头人,从而引导和带动村民发展产业的意愿与行动。目前,该村有大小养牛户15户,年出栏100余头,其中有贫困户12户,占80%,村集体控股35头;村里现有大小养羊户17户,共有上1000头羊,其中有贫困户15户,占88%。杨家潭村基本形成了主要劳动力搞务工,在家人员搞养殖的“全员兴业促脱贫”格局。

贫困户笑了,谢松心里才真正放下心,他说沅陵的脱贫攻坚战场上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扶贫干部,舍小家为的是大家的幸福,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为的是那份喜悦。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周业树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2020/07/13/761483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