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杨伶霞 通讯员 罗冰 怀化报道
怀化洪江市黔阳一中坐落于安江镇枫树坪,这里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长期工作过的地方。向文革,中共党员,洪江市黔阳一中高级教师,1988年6月参加教育工作,1992年9月来到枫树坪,从此便深深扎根在了这片土地。30多年来,一直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现在,仍几十年如一日地担任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兼任学校的教学副校长。
努力钻研 力求精进
向文革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和课程育人,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己任,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多年来,他所带班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带2006届1班被授予怀化市优秀班集体称号,并多次被评为洪江市和怀化市优秀班主任、洪江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洪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2008年至2019年间,他连续12年被评为洪江市享受政府津贴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也曾被评为怀化市优秀教师。
在向文革看来,只有自己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因此,他在教研方面也颇有建树。多篇论文发表在《光明日报》《当代中学生报》《中学生数理化》等各级报刊杂志上,其中《一道高考遗传系谱图题目常见错误解法剖析》《浅谈高中生物复习方法及应试技巧》曾获各级论文奖励。2012年,他主编的《高中生物导学案(必修一 必修二)》等学科辅导用书正式出版发行,被各级学校采用。2019年,向文革被怀化市教育局聘请为“怀化市高考综合改革研究小组专家”和“怀化市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命题专家”。
春风化雨 培育后人
30多年来,向文革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上,也适应着他的各种身份。担任班主任的日子里,除了老师,他更像一名严父。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他就已经化身人形闹钟,在寝室门口督促学生起床,随后在操场早操点名。早操、早自习、午休、晚自习、查寝,他的生活永远跟随着学生的脚步。晚上查完寝已是深夜,回到家妻女都已入睡,陪着他备课到凌晨的只有一盏小小的夜灯。
作为老师,学生的点点滴滴向文革都放在心上。他始终认为教师若坚持以“爱心、耐心、细心、信心、恒心”的五“心”级教育理念去教育学生,学生一定会感受得到并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解决贫困学子上学难问题,他多次上门慰问了解情况,东奔西走,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学生和同事病了,他组织大家去探望慰问。校园中总有他与学生促膝谈心、课外辅导的身影。
金冠华,是向文革所带2006届高三1班的学生,曾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并考取了中南大学,后在本校博士毕业,现任新疆阿克苏市英巴扎街道党工委书记。当记者询问金冠华为何放弃优越条件来到新疆工作时,这位稍显年轻的书记回答道:“我是从贫困小镇里走出来的孩子,是祖国培养了我,我只有把根扎得深、吸收到更多养分,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小小的树苗从家乡的枫树坪吸收了养分,得到成长,更是响应党的号召,逐渐把根深深扎进祖国大地。提起得意门生,渐白的鬓发也遮不住向文革的笑容。
科学管理 建言献策
2020年疫情寒假期间,向文革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线上网络教育教学工作。为鼓舞高三学子在家隔离和学习,写下了《致黔阳一中全体高三莘莘学子的一封信》,鼓励疫情期间同学们一定要积极、认真、科学严谨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也要尽最大的努力自觉搞好高三复习,并科学真诚提出了各项具体的防控措施。
复学后,他向全校师生上了开学第一课《搞好疫情防控,向“抗疫”英雄学习》,传递感恩、理想、爱国、责任、担当、生命等精神,让学校师生深受触动,获洪江市教育系统“在线教学•停课不停学”劳动技能竞赛二等奖。
作为洪江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和洪江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担任洪江市五届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向文革积极为洪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对洪江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向文革2012年度至2019年度连续8年职务考核均为优秀,受洪江市人民政府4次嘉奖和2次记功奖励。
回望自己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悔扎根枫树坪,潜心培育后来人是他的总结。我们相信,向文革老师会始终如一,继续用自身的光和热照亮每一位学子前行的路,用如蜡烛般的精神在雪峰山下奉献给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杨伶霞 罗冰
编辑:刘顿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