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西部,有一座因“鹤”而名的城市,这里山环水抱,生态秀美,人杰地灵,相传为百鹤仙子降临之地,她就是怀化市鹤城区,是怀化市唯一主体城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鹤城区总面积722.8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65万人,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对象4363户15126人。2018年4月,省政府批复该区脱贫摘帽。2014年至2020年10月底,全区累计整合投入扶贫资金7.77亿元,实施项目1499个。截至目前,全区所有贫困对象全部脱贫,20个贫困村出列,错退率、漏评率均为零,综合贫困发生率为零。
小康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这是责任在肩,更是使命使然。鹤城上下戮力同心,坚持三级书记抓扶贫,狠下“绣花”工夫,抓好抓实摘帽后各项脱贫攻坚工作。
鹤城区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这些年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举全区之力,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和“一线总指挥”的关键作用,区委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团结带领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几大班子一齐上阵,举全区之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力量、资源、资金,全区动员,全党动手,全民参与,严格对标“三率一度”,始终坚持“六个精准”,全力推进和完成“九大工程”和“七大政策”,严格军令状管理,实行挂图作战,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集中精力、倒排任务,开足马力冲刺、全力以赴攻坚,心无旁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区委书记奋力当好“一线总指挥”,主动抓、具体抓、深入抓;乡镇(涉农街道)党(工)委书记发挥“主攻队长”冲锋陷阵作用;34个驻村第一书记和57个有贫困人口的村支部书记发挥“尖刀排长”作用,全区上下形成了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区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脱贫的生动场景,确保了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考卷”。
该区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1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视察鹤城区,赞赏了黄岩“生态休闲旅游+扶贫”模式,在《人民日报》上撰文予以推介,并被列为湖南省五个重点扶贫模式之一;2019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调研佳惠物流时,对该区委托龙头企业产业帮扶模式给予高度评价;2016年、2017年以及2019年,该区在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
“四支队伍”为贫困群众谋幸福
鹤城区委书记向秀亮日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来到凉亭坳乡杨潭、罗家溪、尹家岭等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他提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定信心,冲刺60天,打赢歼灭战,确保圆满收官、交出满意“考卷”。
今年该区把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总决战相结合、统筹抓、一体推进,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做到“”防输入,内防反弹”,按照“五上门”“九必看”的要求,对贫困对象每天进行监测,确保了该区贫困对象没有发生一起新冠。同时,为不影响贫困对象今年的收入,帮他们创造就业条件,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全区40多名区级领导、110名联村帮扶区直单位负责人、包村乡镇干部40多人、村支“两委”干部196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110人深入一线,成立“四支队伍”联合党支部34个,及时会商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为该区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胜利,发挥了核心作用。
针对疫情对扶贫产业项目销售影响,积极推动消费扶贫,累计帮助近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销售家禽6万羽,禽蛋15万枚,全年累计完成销售扶贫产品4189万元,申报扶贫产品认定51个,确保了扶贫产品“卖得出”。针对贫困人口返岗交通困难,开通返岗专班,贫困外出务工比去年增加508人,省外务工比去年增加174人;针对部分贫困户原务工企业因疫情倒闭,新开发区内就近就业岗位404个。
据了解,该区34支“四支队伍”通过集中办公、四级会诊、三级化解等举措,实现了力量下沉、合力攻坚、提升效能的良性互动。全区机关和事业单位3666名结对帮扶干部,每人结对帮扶1--3名贫苦户,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干部职工走访痕迹纪录年均达20万人次以上,排查解决问题千余个,解决脱贫攻坚难点痛点问题、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有了有力抓手,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与此同时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开展“农村能人工程”,选优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实现85%以上贫困村主要负责人由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复员军人担任。近年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0亿元,小额扶贫信贷资金7200万元,全部投放脱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458个,投入保障实现最大努力。扎实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鼓励市区内企业结对帮扶20个贫困村,就近提供一些就业岗位。湖南永通、怀仁、佳惠、远大、芭颉等社会组织(企业)累计救助捐赠贫困家庭上千万元。
“花开无声不等人!”扛起锄头在怀化九丰农博园地头忙活的坨院村脱贫户彭香云说:“有党和政府在,有“四支队伍”在,我们在战胜疫情的同时,也一定能战胜贫困!”
据悉,与脱贫攻坚之前相比,该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474元增加到2020年的12639元;6万饮水不安全农村人口全部得到解决;新建农村村组公路121条205公里,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开发就业扶贫特岗1040个,贫困劳动力转移6950人,累计为3200余户发放交通补贴535.63万元,10800余人通过就业脱贫;2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均已配备合格村医;62个行政村所在地、学校、乡镇卫生院及村民集中区域通讯4G覆盖率100%。
产业特色成扶贫亮色
11月16日,冬日暖阳。在坨院街道双村村的佳麓山庄花卉苗木基地,在这里务工的村民唐秀平正忙着修剪玫瑰花。“人在家中住,钱从基地来。”拿着固定工资的她,乐呵呵地说。
为改变村里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佳麓山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以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龙头,蔬菜种植、特色水果、花卉苗木为支撑的产业链条,推动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型。
“发展乡村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双村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去年实现产值1700万元,直接或间接给村民带来劳务收入900万元。”全国劳动模范、双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秀佳自豪地说:“佳麓山庄实施委托扶贫2000人,每年向贫困户分红36万元,解决了50位贫困对象及边缘户长期就业,200多民村民季节性务工。”
据介绍,得益于“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模式,鹤城区1969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该区还对13个村的25户63位边缘户,纳入本年度新型经营主体委托项目,在拿出20万元对发展产业的边缘户进行奖补同时,又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00万元,新建24个产业扶贫项目,吸收和带动全区15095名贫困对象人均增收800多元。围绕打造“菜园子、产业园、后花园”的目标,鹤城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果及中药材种植、生态畜禽养殖和城郊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同时,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确保产业发展规划覆盖每个贫困村、贫困户,让每个贫困村都有稳定增收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项目。近年来,该区依托1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多家各类专业合作社,推行“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模式,开发了武陵山鸡、侗湘黑猪、特色水果、生态蔬菜、倒地中药、巴颉蛋鸡等20余类特色产品。目前,全区所有贫困对象已实现产业扶贫帮扶全覆盖。
“以科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升级,让当地村民当上新时代的新农人。园区采取入股分红、委托分红、吸纳贫困户务工、土地流转、技能培训等方式,累计带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高品质蔬菜5万亩以上,培育当地技术型农民2000人次,帮助3000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怀化九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树珍自豪地说:“公司已累计接待游客160万人次,生产优质蔬菜2000多吨,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
在产业扶贫中,充分发挥主体城区较大消费市场潜力以及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坚持“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采取自主发展、委托扶贫、入股专业合作社、产业奖补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发展城郊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中药材产业、生鲜蔬菜、养殖业等特色扶贫产业,形成了侗湘黑猪、芭颉蛋鸡、盛源油脂、鹤城蔬菜、凉亭坳蜂蜜等区域性特产品牌,助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在选择产业上抓特色、上规模,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在组织方式上抓龙头、带农户,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群众搞产业、闯市场;在产销对接上抓销售、保效益,确保农产品卖得出、价钱好;在利益联结上抓分配、富农民,推广政策性保险,确保贫困户遇到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都能稳定增收脱贫。产业扶贫实现“四覆盖”,即扶贫产业贫困人口全覆盖、产业项目贫困户全覆盖、经营主体和科技服务贫困村全覆盖,近年来整合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03亿元,每年发放产业奖补资金600万元以上,实施完成产业扶贫项目171个,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63万人次,实现年人均稳定增收1000元以上。
“挖掉贫困的根子最终要靠产业发展。我们担子责任压得紧,帮扶对象瞄得准,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在扶贫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下足功夫,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区委书记向秀亮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信心满满。
“挪穷窝” 好“过活”
不等不靠谋新路,自力更生奔小康。在鹤城区凉亭坳乡尹家岭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中的能人夏昌春脱颖而出。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创业,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脱贫,还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夏昌春一家住进了尹家岭村集中安置点的新家。但由于缺少技术,他一直在外打零工勉强维持全家5口人的生计。在政府的帮助与扶持下,他有了创业的念头。在对市场做了充分调查后,夏昌春通过贷款筹备资金,2020年在自家地里养起了蛋鸭和胡蜂。
11月17日,夏昌春告诉笔者,刚开始起步的时候,由于养殖技术不熟悉还是存在不少困难。他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不仅要伺候好蛋鸭,还要穿着厚厚的防蜂服在山上跑上跑下培育胡蜂,一待就是一整天。在蜂群培育田里,夏昌春如数家珍地介绍着照料蜂王、装箱筑巢、培育蜂群、野化挂养、科学采蛹的全过程。现在正处于胡蜂培育阶段,再经过4个月时间,就可以产出蜂蛹进行上市销售。
现如今,夏昌春养殖了蛋鸭1600只,胡蜂窝130余个。夏昌春的生活既忙碌又充实,虽然有些辛苦,但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梦想,一家人对新生活也充满了无限希望。
鹤城区结合搬迁对象“点多人少”现状,制定“小集中,多产业,大帮扶”的长期帮扶政策,充分考虑搬迁户就近便利,实现“离乡不离土”,且能较快的融入搬迁地环境,保持生产生活的稳定性,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好‘过活’目标。投入资金8322万元,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点48处,集中安置点13个,安置贫困群众1389人,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引导搬迁群众依托原有田地发展种养产业,再通过自主发展、入股分红、就近务工等多项并举,发展后续产业,确保一户一产业、一户一就业。并每户确定后盾单位帮扶干部,重点从教育、医疗、养老、低保等方面争取政策扶持,实现帮扶全覆盖,消除发展生产的后顾之忧。该区易地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该区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县(市)区。!
“扶贫小车间”筑就脱贫大梦想
“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每天挣80块钱,不耽误接送孩子,还能照顾到家里。”在黄金坳镇花果园安置区扶贫车间里,白岩垴村41岁的易地搬迁户谭爱花欣喜地说。
鹤城区根据乡村留守贫困人口文化程度低、增收技能少、空闲时间多的实际,把“扶贫车间”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从厂房建设、设备采购、金融贷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经营主体自主建成并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带动贫困人口5人以上就业、吸纳就业20人以上的‘扶贫车间’,区财政给予6至2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建设和以工代训等补贴。目前全区的11家扶贫车间,共吸纳335人就地就近就业,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111人,易地搬迁户29人,农村闲散劳动力80人,灵活就业人员达到115人。每名工人月收入达1500-3000元左右,排除了因疫情造成的返贫隐患。
在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中,该区坚持把“扶贫车间”建设在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成功走出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的发展路子。黄金坳镇积极发挥就业扶贫“造血”功能,大力引导园区企业进乡镇、村,开设就业扶贫车间。所有扶贫车间优先建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并紧密结合各地资源和特色优势产业,创新推出“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三类用工模式。同时还实行“能进能出”动态管理,为实现贫困户自主造血奠定基础。
“所有产品全部实行订单式生产,保证车间的生产效益,从而保证群众的收入。目前公司已和深圳亚信电子有限公司签了订单,可满负荷生产一年。”怀化星美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海霞说。
据悉,该区累计开发就业扶贫特岗1040个,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6900人,因外出务工比去年增加458人,省外务工比去年增加211人,帮助返乡回留人员403人实现了就业,落实了各项就业政策,累计为3200余户发放交通补贴535.63万元,通过就业,带动10800余人脱贫。
全域旅游助推精准扶贫
今年国庆期间,黄岩生态旅游区迎来了不少游客。随着黄岩去年被评为国家 4A级景区,这里的人气逐渐火爆了起来。
“景区人气高了,也给我们带来了收入,更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村民丁则妹说。
从贫穷乡村到如今的旅游景区,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旅游的红利是显而易见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这里便开始谋划旅游开发,随着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怀化市辉煌旅游开发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英兰介绍,为做好乡村旅游开发,大坪村率先推广了“景区+公司+旅游+扶贫”模式,带动村民进行股份制合作,开发旅游度假项目建设,把“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扶贫资金”变“股金”。
“通过政府帮扶、村民集资的方式,村民现在人人都是股东。以前村民每年收入仅几千元,现在仅在景区务工就有3万多元,年底还有分红。”杨英兰表示,目前,景区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当地村民,这几年,全村村民每年能领到100万元以上的年终分红。
“生态景区+体验农业”的农文旅融合型产业定位,激活了黄岩旅游的整体开发,实现了“农旅互赢”。
其实,日益火爆的黄岩旅游,只是鹤城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
“我们始终把全域旅游产业尤其是生态文旅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抓手,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了2000万元旅游发展引导资金,专项用于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区长梁志平表示:在乡村旅游扶贫方面,该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景区+公司+旅游+扶贫”战略,从而实现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村要素“动”起来、贫困群众“富”起来。“特别是黄岩旅游扶贫模式,还成为湖南省5个重点推广的扶贫模式之一。”
在发展乡村旅游之余,如何进一步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是鹤城区考虑的另一个重点。“全区将有11个重点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其中包括‘鹤飞凤舞’品牌创建支撑工程——鹤城旅游‘新天龙八部’。”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结合当地文化旅游的实际现状,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新天龙八部”的概念,将重点打造黄岩世界独特溶洞温泉康养城、九丰亚洲最大现代农业观光园、五省周边最嗨花海快乐谷、大峡谷中国唯一民族大团结木屋民宿群、中国南方最美舞水灯光秀、龙形万亩竹海中国艺术家小镇、重回榆树湾的鹤洲古镇、以坨院天坑酒店和水稻博物馆为核心的中国稻城小镇等8大项目。
“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把鹤城建设成‘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区委书记向秀亮如是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区委、区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力攻坚,将紧扣“双循环”“三高四新”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六区一板块”建设,坚持把建立健全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与“十四五”规划编制结合起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担当主城区的使命,干出主城区的样子,发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作用,争当“排头兵”,为把怀化这座五省通衢之城建设成为“西南明珠”作出鹤城应有贡献!(通讯员 郭飞 姜龙 李阳 张健 张中山)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郭飞 姜龙 李阳 张健 张中山
编辑:张金东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