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女儿学习了思政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孩子在家以自己实际行动珍惜一饭一食,效果很好!”7月5日,鹤城区芙蓉学校四年级一班杨婉吟同学的妈妈向利君欣喜地对记者说道。
原来,在临近放假的6月22日,鹤城区芙蓉学校李芬老师在执教的四年级一班,为学生们授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讲述了毛泽东一根灯芯的故事,并启发学生们深入交流: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延安精神,传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
“通过读故事,更深刻的理解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学生杨婉吟表示。
为讲好中国故事,赓续弘扬中国精神,推动工作室课题深化研究,为进一步凸显育人功能,育芙蓉阳光少年,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芙蓉学校校长唐亚决定以小学思政课堂为阵地,联合“唐亚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深入挖掘课程育人功能,致力于研究思政教材中与之相关的党史故事,创新推出芙蓉学校校本教材,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年3月,唐亚迅速组建了芙蓉学校“小学思政课党史故事”汇编小组,就校本教材定位、内容框架等方面进行了部署,鼓励团队成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校本教材创作中来,“活用”红色资源,汇编党史“活教材”,展现学校“多彩芙蓉,向阳而生”的精神面貌。
去年9月正式开学的鹤城区芙蓉学校,目前共有10个教学班,430名学生,农村户籍学生占比82.28%。
该校15位青年教师精心准备、全情投入,对小学道德与法治12册教材深入研究,一篇篇故事资料的搜集,一次次线上、线下的探讨,互提意见、互相补充,反复斟酌、反复修改,共提炼出32个党史小故事与教材紧密结合,汇编成二合一读本,既是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辅助教材,又是孩子可直接阅读的故事读本,让学生在思政课堂学习中,在一个个红色故事中,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薪火,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砥砺人生品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将于秋季开学推广此教材使用,
彭月洁老师在《优秀家风代代传》授课中讲述了《聂荣臻的红色家书》这一故事,五年级一班学生通过听故事、谈体会,感受到了聂荣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表示要像他一样爱国、精忠报国,为祖国做贡献。
邓迪莎老师执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课,巧妙地引导四三班学生,讲述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科学家和模范人物奋发图强、无私奉献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国情报国志。
“在上思政课时有校本教材作补充,里面的故事很生动也很有意义,我们能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感受到英雄党员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家国大义,现在思政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五年级学生李明霞如是说。
“鹤城区芙蓉学校在探索思政教育上迈出了可喜一步!校本教材作为思政课的辅助教材非常有价值,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是我们思政教师的职责和使命。”鹤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金建平点赞道。(郭飞 蒋五)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郭飞 蒋五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