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凳、木马、踩耙、擂盐钵……1月14日,走进芷江侗族自治县洞下场乡天堂坪农耕馆,一件件老物品呈现在眼前。
为了传承农耕文化,留住记忆中的乡愁,洞下场乡天堂坪村经过一年的筹备,率先在全县建成村级农耕馆并对外开放。
这家面积约40平米的农耕文化展览馆,目前已累计收集各类物品47类件次,全部为村民杨志和、杨学军等4位村民捐赠,主要包括耕地整地农具,农作物收获、刈割和运输工具,粮食加工以及日常生活工具,展示起侗族地区农耕文明和农耕文化,体现了乡村的守护和传承功能,免费向公众开放。
“村里筹办农耕馆非常好!这些物品我都好久没看见了,还是以前见过的。”村民杨学海说,农耕馆的物品瞬间勾起了他的回忆、记忆。
现年50岁的天堂坪农耕馆义务讲解员、村支委委员杨海平介绍,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见证了农耕文明和农耕文化对农业生产起的重要作用,通俗的讲就是保障了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是我们农业生产的根。
“现如今很多后生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我们的农耕器具了,通过成立村级农耕馆旨在展示农耕文化,让大家能够记住乡愁,教育下一代是个宝。”天堂坪党总支书记杨来付说。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洞下场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天堂坪村两委筹办农耕文化馆,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教育引导村民,培育良好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周波 黄黎明)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周波 黄黎明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