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角落里的大革命——溆浦“厕所革命”的地方样本

红网时刻记者 王石磊 通讯员 陈小勇 彭丽丽 溆浦报道

人性化的设备改造,完备的管理制度,从“要我改”到“抢着改”……这几年来,湖南省溆浦县“厕所革命”稳步推进,由此带来的文明新风正吹遍溆浦城乡。事实上,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展示着一座城市的精细化服务,更彰显着服务民生的博大情怀。

近年来,溆浦县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致力让这一民生领域改革举措照亮每一村每一户的“小角落”。

2019年,该县完成改厕2385座,完成率117%;2020年完成5783座,完成率136.2%;2021年下达两年的任务数10000座,已完成5842座。2022年上旬,怀化市对该县22个集镇和60个村的人居环境情况进行核查验收,合格率达100%,优秀率为96.3%。

“厕所革命”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出发点在于补齐现代生活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文明的短板。要弥补这个短板,必须将有限的资金高效地投入到需求最迫切的地方。

溆浦县发挥财政补贴“四两拨千斤”作用,采取专项资金补贴、企业融资和农户自筹等方式,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大力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激发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抢着改”的转变。

mtxx01_副本3.jpg

推进项目建设“力”字当头

整齐的瓷砖墙壁,洁白的陶瓷蹲便器……在溆浦县桥江镇菜园村,村民严益珍家里改造完的农家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

“这是沾了‘改厕工程’的光,过去我家使用露天厕所,一到夏天蚊蝇飞舞,院子里臭气熏天,一到冬天又寒冷无比,老人和孩子上厕所很不方便。如今,我家用上了无害化生态厕所,干净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严益珍高兴地说。

正如严益珍所说,“四堵墙,两块砖,一个坑”,这是过去溆浦农村厕所的普遍写照。

农村厕所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溆浦县将农村改厕列入“民生工程”,与经济发展目标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按照“制度推动、效益驱动、典型带动”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建立“县级领导联乡、乡镇领导包村、村级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确保改厕工作取得实效。

在经费保障上,着力健全“中央和省市奖补一部分,县财政配套一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的资金筹措机制,将改厕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严格按照“一宅一厕”的原则和上级奖补标准执行。对奖补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同时,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采取“一周一排名、一月一调度、一年一奖惩”等方式,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乡镇,由县委、县政府进行约谈,约谈后仍然工作滞后的坚决启动问责程序。

mtxx02_副本.jpg

打造民生工程“好”字为先

时值初春,春寒料峭,家住三江镇朱溪村的村民卢福侯,去年7月刚刚搬进新房。“厨房与厕所相邻,放在以前绝不可能,过去厕所都是和猪圈羊圈混在一起。”他打趣着,推开了厕所门,瓷砖铺地,洗手台、淋浴器、水冲式便厕一应俱全。

“现在,我们这里的厕所和城市里的没啥区别,而且空间面积也大。” 卢福侯告诉记者,房屋的布局都是自己亲自设计的,特别是卫生间,特意要建成环保节水型的。

如今,在朱溪村家家户户的厕所都经过了改造。自此,农户家的污水和粪便直接流到自家的集污井中,半年抽一回,还可以当肥料。这种做法,既可以让村容村貌整洁,又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采访中,很多村民深有感触地说,改厕之前,总觉得自己是农村人,没那么讲究,也没法讲究,现在看着家家户户厕所都那么干净,院子里其他地方的卫生自然就好搞了。

三江镇党委书记邹锡华告诉记者说,最初,室内卫生厕所并不被大多数村民所接受,这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卫生陋习使然。

为了赢得群众的支持,该镇深入各乡村调查摸底,了解基础条件,倾听群众意愿,反复向群众宣讲政策,帮群众分析旱厕污染危害和冬季如厕、洗浴的困难,教农民算好健康账、经济账。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该县始终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优先原则,扎实推进农村改厕。

材料采购从优。全县统一公开招投标采购玻璃钢三格式化粪池,统一提供标准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图纸,统一用材标准,对改厕所需的建材进行抽查检验,对发现的建材质量问题,一律先整村停工,再限期整改。

施工建设规范。严格落实“统一化粪池标准、统一施工队伍、统一施工标准、统一检查验收”要求,做到建设一个合格一个、见效一个。要求乡村技术监管人员、施工队伍培训持证上岗,并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

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严格执行《湖南省农村厕所建设技术导则》,在实用可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针对农村残疾人、病伤患者、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农村家庭,科学设计坐式便桶、安全拉杆、无障碍设施设备,确保规划设计符合实情。

为了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专门给农户预留了使用期,只有待使用正常后,才让他们在验收意见上签字。验收后,县、乡、村三级实行定期跟踪回访,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责成施工方立行立改,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mtxx01_副本2.jpg

强化后期管护“严”字立本

“厕所改成水冲厕所,哪里有问题,打个电话马上就有专人来处理,现在农村和城里完全一个样了。”卢峰镇杨家仁村黄桂花深有感触地说。

溆浦县农村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岳清表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既要抓好现代化公厕建设、村民私厕改造工作,也要搞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农村公厕的后续管理、维护工作,更要做好村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升村民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只有把农村“厕所革命”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的配套工程来建设,系统抓、深入抓,才能使其成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成为村容村貌得改变、环境卫生得改善、民生水平得提高的“民心工程”。

农村改厕,改好是前提,管护是关键。该县以“严”的作风、“严”的要求,全力做好农村改厕后期管护。

实行专人分区管理。以村为单位划分片区,每个村干部负责一个片区改厕户的后续管理维护。联片村干部对使用中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乡镇。同时,按照村(社区)大小,积极落实后续维护资金保障,专门用于垃圾清扫清运和厕所管护。

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县乡两级在相关媒体和公共场所设立了农村改厕举报电话,组建了后期管护班子和技术队伍。对农户反映的使用问题及时核实,及时交办,及时管护。

建立长效机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督导检查、考核考评的方式,切实落实农村厕所后期服务管护机制,真正打通“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

乡村要美丽,厕所要革命。从传统、简陋、脏乱的旱厕,到干净、整洁、方便的卫生厕所,“厕所革命”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也悄然改变了农民落后陈旧的卫生观念,讲文明、爱干净新风在溆浦乡村蔚然兴起。

“小厕所,大民生;小环境,大文明。”该县县委书记郑湘介绍说,将按照全覆盖的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改厕工程,同时加快建设污水管网和处理站,确保农村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王石磊 陈小勇 彭丽丽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2022/02/23/1093914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