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追忆袁老二三事——袁隆平院士的辰溪情缘

红网时刻记者 杨伶霞 辰溪融媒记者 唐霞 刘凯 罗亚楠 辰溪报道

袁隆平院士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时常有人将金黄的稻穗摆在他的墓前,表达绵延无尽的追忆和思念。

袁隆平院士与辰溪缘分颇深,作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在辰溪有着众多学生,他曾带领安江农校的实习生到过辰溪修溪、黄溪口等地试验,2000年,他被聘为辰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战略顾问,为辰溪的发展鼓与呼;他不仅关心水稻,还为辰溪香柚、辰溪稻花鱼等农特产品站台……他与辰溪的情缘,浸透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辰溪人民敬他、爱他、深深缅怀他。

1.png

刘小铁(右)与袁老(中)的合影。

“1978年,安江农校开设杂交水稻大专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我与袁老师几十年缘份的开始。”辰溪县高级农艺师刘小铁告诉记者,1999年他去袁隆平院士家拜访,袁老和他谈起了国外的强化栽培技术,他当即向袁老承诺在辰溪搞高产示范任务,当年,刘小铁带着袁老给的近千斤种子在辰溪县锦滨乡和城郊分别部署了高产示范片,由于管理得当,自测产量很高,他立即将这一喜讯报给袁先,期望袁老能来辰溪故地重游。

最终在2000年,辰溪县农技推广中心参加湖南省超级杂交稻100亩高产竞赛(一期攻关),经市专家组测产,亩产达705公斤,获省超级杂交水稻开发领导小组二等奖。

2.png

刘小铁(中)与袁老(右一)的合影。

2000年10月,他又去拜访袁老。在交谈中,袁老说杂交稻高而不优的问题已获得突破。刘小铁也汇报了辰溪超级杂交稻推广情况,袁老听后,欣然题词“辰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发展超级杂交水稻,造福辰溪百姓”。

3.png

袁老题词。

2013年10月,刘小铁去了袁老家里拜访。“当时袁老正在吃面,看到我就说‘吗欺辣子嘛有味’,这是一句正宗辰溪话,意思是不吃辣椒没有意思,袁老每次看到我都要讲这句辰溪话以示亲近”。

当天,袁老问起辰溪的超级稻生产情况。刘小铁一一作答,也汇报了杂交水稻旱栽培的试验情况,袁老听后很感兴趣,让他带了一公斤Y优900号种子回辰溪作抗旱高产试验。“当时,Y优900号是试验材料,价值堪比黄金,而袁老出于对辰溪人民的深情,竟毫不吝啬将这么珍贵的材料赠送给我,令我十分感动。”刘小铁告诉记者,后来省杂交水稻中心连续多年在辰溪柿溪、田湾等地建立了抗稻瘟病材料筛选基地,在辰溪龙头庵建立了保持系恢复系繁育基地,抗稻瘟病示范基地。

4.png

袁老给辰溪免费提供一公斤Y优900号种子作抗旱高产试验的批示。

除此之外,省杂交水稻中心连续多年在柿溪、田湾等地建立了抗稻瘟病材料筛选基地,在龙头庵建立了保持系恢复系繁育基地,抗稻瘟病示范基地。

2000年,袁隆平院士被聘为辰溪县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战略顾问。提起这事,刘小铁还给记者讲起了当天的暖心故事。

5.png

刘小铁(左一)与袁老(中)的合影。

“当时,县里正在进行社会科技经济发展规划,打算聘请一些知名专家教授为战略顾问,我跟县领导汇报,袁老曾带领学生在辰溪实习,对辰溪有着深情厚谊,何不聘请他做顾问。县领导很赞同我的想法,让我去接洽此事。当天我是上午去的袁老办公室,秘书说他可能下午才在。于是我跟县领导汇报说,约的下午见面,大概14点左右,县领导一行来到了省农科院。刚进门,秘书告诉袁老,某厅长来了。当时我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袁老却一边跟县领导握手,一边回复秘书,他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得,今天厅长不见,只见父母官。”

6.png

刘小铁(右)与袁老(左)的合影。

刘小铁说,作为当事人,他深切地感受到袁先对辰溪山水的爱、对辰溪学生的爱、对辰溪百姓的爱,是朴实的爱,是深切的爱, 2018年7月,袁隆平院士为辰溪题词——“中国稻花鱼之乡”,对稻花鱼的发展规划给予专业指导。

作为袁老的学生,回想起和他的点点滴滴,刘小铁不禁泪目,他说,作为一名党员、老科技工作者和省劳模,他要时刻牢记袁老的谆谆教诲,退休不褪色,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发挥自身的技术特长,全身心地投入为三农服务中,勇于实验、不断攀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 杨伶霞 唐霞 刘凯 罗亚楠

编辑:梁馨雨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2022/05/25/1130782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