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一直崇尚的疗法,指对于一些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调理提高抗病能力,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阳气相对其他季节较为充沛,此时是补足体内阳气,祛除寒邪湿邪的大好时机。
二、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最常见的冬病夏治,疗法之一。“三伏贴”源于“冬病夏治”理论,指当处于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时,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敷贴辛热温阳之药物,使用对应(辛温散寒)的中药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最终达到驱散寒气,提升正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准确地说,三伏贴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治病,而是预防和缓解。三伏贴主驱散寒气,提升正气,所以三伏贴调理的病大部分都是“寒”病。
三、什么样的人需要“三伏贴”?
“三伏贴”可针对以下疾病人群进行有效调治:
1.肺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慢阻肺、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
2.骨关节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四肢麻木等;
3.胃肠道病症:慢性胃炎、慢性肠炎,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反复腹痛腹泻等;
4.泌尿系疾病:慢性肾炎、前列腺疾病、阳痿、遗精、早泄等;
5.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产后头痛等;
6.儿科疾病:鼻炎、体虚易感、咳嗽、哮喘、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等;
7.治未病:免疫力低下,虚性体质,亚健康状态等。
2022年三伏贴时间表,具体如下:
伏前:7月6日-7月15日;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8月25日—9月03日。
注意事项:
有下列情况如湿疹、咳血等热症患者,或体质阳热亢盛者不宜进行三伏贴。此外,孕妇、皮肤过敏或处于发热、咳喘等疾病症状发作期患者,及1岁以下幼儿不宜进行敷贴治疗。治疗期间,三伏贴会留有色素沉着或疤痕,均属正常现象。
来源: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刘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