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察丨“青山”可贷款变现为“金山”,这个县在全省作出了探索

1.gif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这个最热的季节里,怀化市会同县的林农和林企负责人感受到了另外一种“火热”。近日,当他们在会同县林权贷第二批集中发放大会上拿到期盼已久的贷款资金时,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再一次被点燃。

图片

近日,会同县林权贷第二批集中发放大会上,林农和林企负责人拿到了期盼已久的贷款资金。

自去年12月份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已经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惠及农户(企)159户。可以说,会同县的“林权贷”把一张张林权证变成了一张张绿色“信用卡”,将沉睡的森林静资产,变成了可以存贷的“绿色银行”。

图片

怀化会同是全国闻名的“广木之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重点林区县,有林地面积260万亩,森林蓄积量9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3.88%,森林资源总价值达150亿元以上。(张镭 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搞“林权贷”,但是执行效果却各有千秋。会同的“林权贷”有何不同?它是如何解决这一难点的?对此,记者作了一番了解。

“三方机制、四大平台、两项制度”

让银行更敢贷、林农林企更能贷

会同县的林权抵押贷款是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与中国农业银行怀化分行合作,以山林经营权和收益权作抵押,进行绿色贷款的一种绿色金融创新行为。

全县范围内凡是有资金需求的林农或林企,只要本人申请,持合法有效的林权证或林权不动产权证进行抵押均可贷款,由县政府组织县林调队和县物价部门免费对所抵押的林木进行资源调查和价值鉴定。银行根据评估的价值,按照不低于30%不超过60%的标准进行贷款。

记者注意到,会同早在2012年就曾在全省摸索过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当年,政府只负责搭台,唱戏的是银行与林农,结果遇到了与大多数地方一样遭遇的难题。所以自当年实施以来,贷款总额不足300万元。

图片

去年12月,中国农业银行怀化分行和会同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向会同县人民政府授信林权抵押贷款3亿元。

升级之后的会同县林权抵押贷款,对其路径与方向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塑造,建立“政府主导、银行主推、保险主保、林农主角、林企主体”的工作机制:

在政府的主导下,指定有国资背景的县林投公司参与到林农(林企)与银行的林权抵押贷款活动中来,建立三方参与机制,并在贷款活动中形成三方协议,约定由县林投公司对所抵押的林权进行兜底收储,确保银行不发生金融风险。

为了防范自然灾害,政府积极引入保险制度,对抵押的林权由贷款获得人按照贷款额度3‰的标准予以缴纳保费,确保抵押林木在遭受火灾等灾害后能及时核实与足额赔付。

同时,政府还及时组建了会同县林权评估平台、土地流转平台、林权交易平台、林权拍卖平台,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实行对评估、流转、交易、贷款、拍卖、收储等环节全过程闭环管理,真正风险可控,使得银行更敢贷、更愿贷,林农更能贷、更好贷。

百姓不砍树,资源能变现

群众能致富、企业能发展

资源变活,林木变现。林权抵押架金桥,“贷”动青山尽朝晖!

林农郭霞是会同县地灵乡苏家坡村人,她于去年12月用经营了9年的145亩松木林作抵押,在线上成功贷款28万元,解决了其养殖投资办厂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图片

农业银行、林投公司与贷款户郭霞一起对贷款抵押林权进行初步核实。

郭霞掰着手指头,向观潮君算了一笔账:

经营9年的松木林,依据常理还远远没有到砍伐变现的时候,但是急需资金周转,怎么办?如今有了“林权贷”,她的林子一共评估活立木1276m³,出材量894m³,评估价值为48.1万元。如果要对这片林子实施砍伐,扣除砍伐、装车和拖运的成本,最后能到手的大约仅20万元左右。

这么一比较,郭霞觉得选择“林权贷”真值!

在当地有如此算盘的还有广坪镇吉朗村林农李任良、林城镇改河社区下岗职工石建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造林大户。

今年年初,他俩通过“林权贷”分别得到150万和100万发展资金。按照他们的说法:林权抵押贷款不仅让他们的林子能有效变现,而且不砍树以后,自己的林子每年都在生长、增值,以后如果需要贷款,只要对林子重新评估,贷得比现在更多。

“林权贷”的好处,企业也感同身受。会同绿地高新和汇达竹业均是县内比较有名的笋竹加工企业,今年6月份,两家企业以自己名下流转的林权分别贷款2000万和1800万,他们都深切地感到:这是惠民政策带给他们的红利,是绿色金融创新带给他们的发展机遇。两家企业在得到资金扶持后,进一步激发了耕山管山的热情,积极在农村开展林地流转,建立合作社,修建林区道路,进行技术改造等。

图片

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根据统计显示:目前,两家企业在全县范围内一共流转楠竹4万余亩,建立村级合作社40余个,修建林道105公里,楠竹低改2万亩,投入技改资金2000万元,实现产能翻了一番。

怀化是全省森林蓄积量最大的市州,市委书记、市林长许忠建强调,要巩固提升林长制的“怀化样板”,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

观潮君认为,林权抵押贷款实现了老百姓不砍树,资源能变现、群众能致富、企业能发展,是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的一种有效尝试。

林权抵押“贷”动会同乡村振兴

自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启动以来,会同县的林地流转便成为一池活水,呈现出一波全新热潮,社会各界开始纷纷关注并加入林地流转大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8.3万亩以上的林地林权开始流向林企、林业大户和社会资本方,拿着这些林权,大户(企业)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此外,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和林药一体化建设,又解决了想干哪些事的问题。

今年6月份,会同县汇裕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凭借流转的1.1万亩松树林,向中国农业银行贷款3000万元,然后再以1.1万亩的基地与补天药业合作投资15亿元,共同筹建会同连山神农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采取“公司+示范+培训基地+合作社+农户+乡村振兴”的模式,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展中药材加工、健康食品研发以及医药康养与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带动全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

图片

用“林权贷”筹来的款再发展“林下经济”——魔芋种植。

“林权贷+企业+合作社+农户”是政府倡导的森林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会同绿地高新公司作为林权抵押贷款受益者,今年上半年就按照这一模式将140万元劳务经费按业绩贡献多少分配给了全县18个乡镇25个笋竹合作社,用于奖励春季为其收购600万斤春笋的25个村。

合作社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今年以来,他们一共组织发动农户近10万人次参与到企业林区道路建设、砍伐楠竹、采挖春笋和楠竹低改中来,这样也让近4000个家庭获得了户均5000-10000元不等的收入,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同时,这25个村集体也因为在帮助企业完成基地建设、原材料供应上所作出的贡献,获得了每个村5-10万元不等的收益。

如此一来,就真正实现了企业得发展、集体经济得壮大、农户得收入的“三赢”模式。

图片

如何破除制约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更好地守护好湖南一方山水,还需要在改革举措上再深化。(张镭 摄)

纵观全省,湖南作为林业大省,现有6.41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如何真正将林农左手绿水青山右手金山银山的沟壑打通,加快推动林业转型发展?

今年,在湖南省总林长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总林长张庆伟指出,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把破除制约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作为主攻方向,在改革举措上再深化,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

如何将指示落实为具体行动?怀化市会同县先行先试,通过政府、银行、林投公司三者间的联姻,实行“兜底收储”式的林权抵押贷款,既消除了金融资本的顾虑,又畅通了林农林企的贷款渠道,可以说在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杨伶霞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2022/08/12/1171711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