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说过“趴着睡”也能治病吗?近日,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院区ICU就有一位“特殊”的病人,经过“非常规”的方式治疗后,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让我们来看看ICU的医护团队到底用了什么“秘密武器”?
2022年11月20日,33岁的吴先生因呼吸困难、吐词不清、反应迟钝、行走不稳13小时,诊断为重症肺炎、脓毒血症、MODS、ARDS(中度)等,病情复杂、危重入住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院区ICU。ICU主管医生针对患者的呼吸衰竭情况,立即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联合抗感染、纤支镜肺泡灌洗等治疗后,患者低氧血症改善不明显,病情危重。
时间就是生命,科主任袁通其和主管医生陈亮经过仔细查房综合评估,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吴先生采用俯卧位通气技术治疗,“俯卧位通气”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的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治疗,主要原理为有效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同时在重力作用下,使肺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得到良好的引流,能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对于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来说是一个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
患者吴先生除了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外,还有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导管、胃管、尿管,同时身上还连接了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导线,翻身时必须要注意保护好这些管路,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头颈部、四肢躯干、受压处皮肤……以免发生意外,翻身后要固定好患者头部位置,防止气管插管弯折,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身体受压部位垫上软枕防止皮肤出现压力性损伤。这些操作都需要耗费医护人员大量的精力及体力。因患者翻身的难度较大,护士长刘小芳及护理团队为其设计了专门的翻身计划,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体位支撑,减轻患者的痛苦。整个翻身过程需要5—6名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将其平卧位体位调整为俯卧位,严密观察其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妥善放置各种管道、及时清理呼吸道、更换软枕、保护受压部位、2小时拍背,改变皮肤受压部位等,通过"俯卧位通气”治疗及ICU医护团队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肺部情况逐渐好转,顺利脱机拔管于12月9日转科。
“俯卧位通气”是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新的通气治疗方法,又称“趴着治病”,每次俯卧位通气时间至少12小时,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处于镇静状态,防止管路脱落或影响输液治疗。该技术对医护人员的技术经验有较高要求,需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高度责任心的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和监测护理。目前,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院区重症医学团队开展的“俯卧位通气技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重症医学科救治更危重、复杂的病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李叶 储小云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