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晃县凉伞镇:打造山区乡村振兴新样本

图片12.pn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石磊   通讯员   杨曼达   新晃报道

泡温泉、潜龙洞、赶山歌坳会、望梯田风光、听湘西剿匪记……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位于湖南省的最西部,与贵州“四县六镇两街道”毗邻接壤,是一个典型的侗族聚居型山区乡镇,得益于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较之以往,如今凉伞镇的发展状况判若霄壤。

七月,新晃县政协、县委大政研调研组一行深入万家、桓胆、马宗、凉伞等村落团寨,试图通过探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解析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密码。

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壁垒

为大力发展本土产业,带领广大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凉伞镇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湖光山色、生态兴乡”发展战略,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做足振兴共富大文章。

空间规划引领:通过科学“留白”、精细“塑造”等方式适当增加可优化空间,预留商贸综合体、仓储物流、智慧停车场、云海日出观景台、民宿等项目用地,想方设法争取小型工程项目,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搭建“返乡创业快车道”平台“引凤归巢”。现创牧草实验示范基地1个、面积达70亩,新建、改扩建百头以上养殖场2个。

优化营商环境:镇党委、政府强化组织保障,组织相关人员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进村入寨”为从事种植、养殖的能人大户实地办理营业执照,大力实施“三送三解三优”行动,通过提供“程序简、速度快、执法严”的高质高效服务,一视同仁解除群众后顾之忧,破除办证难等各种隐性壁垒,不断优化基层营商环境。

“我是搞生猪养殖的,想办一个家庭农场营业执照,扩大经营规模,但我住得较偏远,平时农活很多,之前以为办这个事会花很多时间,没想到镇政府和镇市场监督管理所还专门有人来我们村里上门服务。”村民汪维群高兴地说:“工作人员很有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流程,老百姓不会写字的,他们就帮忙填写申报材料,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顺利提交办证申请,少跑了腿、节省了时间,真是太方便了。”

政策资金倾斜:为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凉伞镇持续走“产业赋能”之路,抢抓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用好用活“乡村振兴共享贷”等普惠性金融信贷产品,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能,并通过集体资产出租或入股经营等方式,有效盘活辖区内存量资产,以存量换增量,确保每个村都有与当地情况相适应的、可持续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据悉,该镇目前借助‘共享贷’政策投入200万元新建凉伞镇黄牛交易市场,完成牧草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其中牧草试验示范基地1个(面积达70亩)。同时不断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工作,让‘黄牛贷’、‘黄牛保’等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直达基层、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技术培训指导:乡村振兴,靠旧式农民实现是不现实的,因此,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绿领’,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转”跨越式发展已迫在眉睫!凉伞镇奉行“想要口袋富、必先脑袋富”理念,建立行政干部“包任务、包落实”,技术干部“包技术、包指导”的双向承包责任制,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要求,邀请种养殖专技人员“全方位、多渠道、多层级”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授课,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种养殖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乡镇农业技术员经常给我及附近的养殖群众提供配种、助产、常见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同时为我们宣传黄牛保险政策,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养殖难题、优化了营商环境,也为我们送来了温暖、送来了信心。”万家村党总支部书记吴先润介绍说:“镇政府大力实施‘三送三解三优’行动,把养殖技术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和‘牛圈里’,不仅养殖户得到了保障,我们村群众的养殖信心也倍增了。”

“三治”有机融合:凉伞镇聚焦平安建设、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深入推行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1+4’党建+微网格+积分”管理模式新路径,巧建“道德银行”,通过兑换积分实物、表彰先进典型、强化正向激励、提高民生福利的方式,将“三治”、党建微网格与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塑造等内容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村民基层自治的积极性,确保党建引领在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全镇建立微网格542个,共指派201名微网格指导员,成功推选1084名微网格长(正副各542名)、1793名微网格员。通过微网格开展工作成功调解基层矛盾纠纷8次,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4个。

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先进完善的治理机制、幽静宜人的人居环境、精准有力的金融支持不仅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开阔了眼界,也提振了精气神,增强了幸福感,提升了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源泉。

图片6.png

厚培经济发展“营养土”,打造“两大”基地助推产业兴旺

凉伞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地生金”理念,持续探索“美好生态引客、和美环境引资、优质产业富农”新路径,通过厚植“营养土”打造集“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示范乡镇,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道路。

“2+5+N”产业格局:聚焦“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康养”五大发展领域,积极构建“2+5+N”现代化立体产业格局,通过“旅游康养+研学”、“线上电商”双渠道平台建设,借助“四黄一伏”(即黄牛、黄豆、黄金叶、黄精种养植、光伏产业)和培育N种小众产业,及工业辣椒、特质水果(香妃李、高山西瓜、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创新“乡村田园文旅综合”产业模式,提高接边资源合作吸引力能级,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示范镇。

据悉,该镇现有凉伞吴丫头、天珑牛肉、凉伞味道、古凉镇酒等直播带货达人,去年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产品总额超1500万元;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今年黄金叶种植同比翻三番,达到1143亩;黄豆种植基地面积达1500余亩,全镇现有一家以凉伞豆腐为主要产品的市级龙头企业——湘当当食品有限公司,目前正深化探索“公司+农户”黄豆产业发展模式;现期存栏黄牛总数达8000头以上,新建、改扩建百头以上养殖场2个;黄精种植面积1000余亩并建成150亩的黄精育苗基地,同时积极引进企业和发动群众进行扩种,力争今年实现4000亩黄精种植目标。

持续念好“环保经”:“凉伞镇党委、政府正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他们对集镇的农贸市场、停车位等都做了规划,经常组织人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现在集镇和村寨的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垃圾清理及时,农户房前屋后都有小花园,到处空气纯净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街上村张大妈欣慰地说道:“行走在街头巷尾,目之所及皆是翠绿,处处充满闲适和惬意。”

截至目前,新增集镇停车场1处,车位50个,新增集镇保洁员7个。

打造基地兴产业:在凉伞村、美老村电商基地,接单、打包、装车一气呵成,一箱箱牛肉、樟树港辣椒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作为一个边陲乡镇,如何实现农户小门店与域外大市场的有效连接呢?在凉伞村“电商达人”汪玉晴的内心深处,她急切希望借助“玉晴和她的小伙伴”抖音号,依托新媒体运营公司等网络平台,打通农产品出山的信息渠道。“现在,开网店、做直播成了我们重要的‘劳作’方式,手机、电脑就是我们的‘新型农具’。”玉晴打趣地说道,然后又继续噼噼啪啪地敲击着键盘……

桓胆村结合自然资源禀赋,依托平均海拔700米以上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发展工业辣椒产业,建立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一亩土地的流转、肥料、人工等成本大概在3000元左右,一亩能够栽种600株辣椒苗,一亩产量5000斤(左右),一亩产值大概9000元。”桓胆村党支部书记吴述斐介绍道:“我们的辣椒产业是订单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与公司签订合同,公司提供技术,负责回收,我们不愁辣椒卖不出去。”

“生态旅游”促发展:“美岩侗寨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栩栩如生”!美岩村被成功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素有“登美岩大坡可饱览湘黔秀色”一说,美岩坡顶是一座岩山,形似一位溫婉的美女在梳头,两股山泉从美女双乳淙淙流出,女子以其细腻婉约的柔情,用其圣洁甘甜的乳汁滋养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岩侗寨人,酷暑严寒从未断流。两溪沟分布左右,左为桥郎溪,右为桥母沟,依山而建,群山环抱,寨上百余户人家以此泉水和丰沃的田地繁衍生息。在这片大山里,传唱着凉伞的美景与真挚的爱情故事。新建的侗族休闲长廊、议事鼓楼、仿古建设的游客接待中心,寨前屋后,优质稻、甜玉米、西瓜等有机蔬果茁壮成长……这个古老的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坪南村坐拥500余亩密集的陡坡梯田,这里山势险要、到处是悬崖峭壁,有仙人桥、墩洞、美女坡、罗汉坡、双狮坡,瀑布等景观,可以说,这里是新晃县风光最好的地方之一。“坪南梯田”被称为“地球最美的曲线”,从高空俯瞰,梯田跟村寨浑然一体,从团寨山脚一直盘绕延伸至天际,层层叠叠、壮观绝美!这里是众多游客“自驾骑行探险、观稻浪拍日出、探溶洞翻螃蟹、摘野果尝美食”的旅游绝佳胜地。

“这是新建的民宿,附近能停车、烤烧烤、搭帐篷、还能采摘瓜果,每到节假日,坡上坡下都是游人。”一位在这里住了几天的张姐兴奋地说道:”这里依山傍水,路边都修了篱笆、栽了绿树,早上看这些山峦屋舍好像被朝霞涂上了一层淡淡的胭脂,真的太美了,现在好多人都住腻了城市高楼,大家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乡村原野,更愿意来这里游玩打卡。”

“我们将依托凉伞镇唯美的山水风光资源条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一批乡村民宿,并培育优质的市场加工体系,发展乡村田园观光度假模式,打造集露营、休闲、度假、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生态康养基地。”镇党委书记钟晓华表示。

图片11.png

夯实特色产业“硬支撑”,为持续有力发展注入“强心剂”

凉伞镇依托“2+5+N”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进行资源带动、采用集中连片土地转租给合作社的方式加快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经济活力。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镇农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一个个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工业辣椒:桓胆村将荒废的210余亩坡地重新开垦用于工业辣椒种植,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完成了抛荒治理任务。“我们村210亩工业辣椒种植基地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我们采取的是‘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桓胆村支部书记吴述斐介绍道,“工业辣椒需求大、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加上四方共赢的模式,我们村对此都很有信心,准备明年再扩产到500亩。”

特色产业:截至目前,绞寿村、美老村联合投入1000万元与工投公司合作发展龙脑产业,预计每年可为各自集体增收30万元;凳寨村分散式小型光伏电站建设推进迅速,预计下半年可以并网发电,建成后每年可为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坪南村借助黄牛养殖产业的成功经验,开创性地提出“合作社+农户”的帮扶养牛模式,根据现行模式和规模,预计每年可为集体增收20万元。

小众产业:“我们村现有300余亩的烤烟、西瓜和草莓等产业基地,目前我们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开展帮助企业协调租地和统筹劳务用工等工作,预计每年可为村民带来超50万元的稳定务工收入。”台洞村书记贺万财信心十足地说道。

随着产业的不断创新升级,凉伞镇在这片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土地上,为乡村振兴按下了“加速键”。镇党委书记钟晓华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牢固树立‘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理念,继续在这片美丽的沃土上,以镇党委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充分发挥‘边陲重镇接边优势’、依托‘联合党建+边界六联’机制,加快完善‘2+5+N’产业布局,为致力于实现湘黔(湖南、贵州)边界共同发展,持续书写好‘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红网

作者:王石磊杨曼达

编辑:刘顿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646741/62/1290685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