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芽知行”:播撒环保火种,守护心灵成长 ——湖南师范大学“绿芽知行”暑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图片13.png

红网时刻新闻7月20日怀化讯(通讯员 罗帅)7月7日至7月13日,湖南师范大学“绿芽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怀化学院云谷实验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本次活动以“和绿芽一起长大的夏天”为主题,聚焦“环保教育”与“心理赋能”双维度,融合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与五育并举理念,旨在为当地留守儿童与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支持,探索高校智力资源下沉乡村的创新路径。

“浮冰是北极熊的孤岛,斧声是森林的审判庭。”在《自然诗心地理视角下的环保诗歌创作》课堂上,冰川融化的影像与《白色孤岛》的诗句交织,抽象的环境议题化作具象的意象。实践团以“感官唤醒—视角转换—重构现实”三阶创作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思考环境问题,创作出《给污染河流的道歉信》等真挚诗篇,并汇编成册,象征生态修复的承诺。

课程注重学以致用,将“双碳”目标融入微观实践:利用AI技术绘制校园生态地图,清晰标注垃圾分类点;开展“净塑探险家挑战赛”,将垃圾清理转化为趣味竞赛;通过苔藓科普课(“藓微之力”)引导学生关注微观世界;结合气候金融知识(“地球存折”)和传统生态谚语,使环保成为可理解、可参与的行动。学生们还利用玉米皮等材料进行编织创作,变废为宝。

图片12.png

针对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的心理健康需求,实践团在团队指导老师的指引下,开设了“气候如何悄悄给心情上色”等特色课程。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因素(如闷热、污染)与情绪状态(如烦躁、焦虑)的关联,理解环保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掌握情绪乾坤圈”课堂上,学生化身“哪吒”闯关情绪调整,通过角色扮演总结出倾诉、运动、冥想等调节技能。此外,团队还对相关学生进行了深度心理筛查,并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支持。

实践团巧妙将当地土家族摆手舞、竹编、草木染等非遗引入课堂,成为跨学科融合的载体。课程引导学生从传统技艺中解码生态智慧。在“变废为宝工坊”,玉米皮与废弃纸张获得新生。玉米皮卷曲成永不凋谢的玫瑰,废纸得以重生再利用。当AI技术运用于非遗课堂,实体的作品得以转化为数字艺术,传统与现代在屏幕上对话。“药食同源”“古法造纸”等蕴含的古老智慧同样被视为解决现代生态问题的灵感来源。

图片14.png

此次活动是湖南师范大学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服务地方的具体行动。在中国大学生知行计划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团队探索了“高校专业力量+乡村教育需求”的协同模式,致力于将短期实践转化为持久影响。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罗帅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646941/64/1514077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