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五溪非遗园。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诚 怀化报道
7月29日至31日,为期三天的 2025 年“张吉怀E起游”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让来自张吉怀三地的媒体记者与网络达人化身探寻者。他们用脚步丈量神奇,用镜头捕捉光影,用笔触记录故事,在行走中触摸五溪大地的历史肌理、时代脉搏与独特魅力。
循着时光的轨迹,大家在这短短三天里,既见证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也感受了工业记忆的蝶变重生,更体悟了和平与开放在这片土地上谱写的动人交响。
这些精彩瞬间与深刻感悟,共同编织成张吉怀大地上一曲动人的文旅赞歌。
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杨锡建 摄
历史文脉:从明清商道到稻作文明的古今对话
斑驳的青石板路上,一句“欢迎大家来古商城耍咯!”点燃了媒体团的热情。
洪江古商城拥有380余栋明清建筑,包括窨子屋、镖局、戏院、钱庄、商号等,曾是商贾辐辏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
当记者和达人们在厘金局触摸冰凉的算盘珠,在福全堂药行辨识药材,商道文化便从历史课本跃入了现实体验。
转角处博主与“掌柜”的讨价还价,忠义镖局里的抱拳道别,更让“一个包袱一把伞”的创业精神在沉浸式演绎中薪火相传。
溯沅水而上,安江镇的高庙遗址博物馆与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正以碳化稻粒与杂交水稻的文明对话,书写“世界稻都”新篇。7400年前高庙先民播撒的稻种,与袁隆平院士37载躬耕的足迹在此隔江相望。
媒体团指尖抚过高庙陶片的远古纹路,又在杂交水稻纪念园的青翠秧苗间驻足,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接力,在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完成了从考古遗址到科学丰碑的叙事闭环。
洪江精心打造的“芳华年代”工业文旅项目。
工业记忆:锈迹斑驳中的城市复兴密码
“望着这些老机器,安江纱厂当年的繁华鼎盛仿佛就在眼前!”安江工业遗存馆内,百年纺织机的金属光泽与泛黄生产照片形成鲜明对视。
这里浓缩着洪江工业的黄金年代。安江纺织印染厂曾是湖南几千万人民的衣被之橱,濒临破产的安江塑料厂更通过改革跃升“行业百强”。
锈迹是勋章,油污也是勋章,它们共同铭刻着“远学邯钢,近学安塑”的热血岁月。
在洪江萝卜湾,“芳华年代”项目将工业废墟变身为时光剧场。齿轮化作艺术雕塑,旧厂房改造成露营基地,三线企业宿舍楼成为怀旧旅拍场。
当媒体团走过“燃情的岁月”主题展区,老式机械的冰冷线条与现代光影技术奇妙交融。这并非简单的场景复刻,而是通过轻业态植入与科技赋能,让149家国营企业的集体记忆成为可消费的文化产品。
更深刻的蜕变发生在安江新华书店。70年代塑料厂裸露的房梁下,木制书架与咖啡香气温柔包裹着1.5万册书籍;毗邻的易烊千玺粉丝公益图书馆内,孩童在3万册捐赠图书间穿梭。
两座由旧工业空间蜕变的书房印证着,工业遗产的重生,本质是让历史与当代生活共振。
芷江和平湖在璀璨灯光映照下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和平与开放:从抗战烽火到国际陆港的时空交响
芷江和平湖的夜风中,侗族鼓楼的檐角挑起漫天星光。“短短四十分钟根本看不够!”网络达人惊叹于水幕全息技术打造的流动史诗。
当万和鼓楼的古老木构在光影中舒展筋骨,岸边广场舞的热浪与湖面高科技幻境奇妙共生。此刻,千年侗文化以最鲜活的方式完成了现代表达。
历史的回响在受降纪念坊前愈显沉重。
媒体团凝神瞻仰“血字碑”,聆听历史回响,受降纪念馆内陈列的300余幅珍贵图片、180余件文物及仿件,以及精心还原的场景,无声讲述着“V”字雕塑承载的荣光;飞虎队纪念馆里,陈纳德的作战地图和飞行员“血幅”引发更深震撼:降落伞绸布上墨写的“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汉字,曾是跨越国界的生命契约。
“跨国界的生死守望,让我们更懂和平珍贵。”达人的感言,揭示了芷江“国际和平城市”的本质,历史不仅是记忆,更是映照现实的精神坐标。
这种精神正驱动着现实发展。
怀化国际陆港展厅沙盘上,密集的物流线路编织成开放网络。“怀化对东盟的物流成本与时效优势突出!”自媒体人张磊的发现,指向城市的新定位。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陆港“向海之旅”展示墙标注的关键数据(国际班列年开行量、跨境贸易额、多式联运时效)印证着,历史积淀塑造城市灵魂,而开放胸怀正书写未来篇章。
众多游客涌入园区,感受非遗的独特生命力。
文化与旅游:怀化正书写融合发展的辩证诗篇
当沅水支流㵲水的时代浪潮,漫过沈从文笔下“烧一袋烟走通头”的宁静小镇榆树湾,当有着2200多年历史、身为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的黔阳古城从沉眠中惊醒,“张吉怀E起游”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镜头,正捕捉着怀化这座城市在历史纵深中的校准与生长。
而在这片浸润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散落的文旅明珠并非孤立存在。五溪非遗园的科技范、天问岛畔的数字光影、东盟集的异域风情,早已挣脱尘封的标本之态,化作流淌在当代生活里的鲜活叙事。
当游客在镖局的抱拳礼中驻足,指尖便触碰到了商道里沉淀的千年哲思;当孩童在旧厂房改造的书屋里流连,书页翻动间尽是城市记忆的温度;而陆港延伸的航线,更将和平的信念谱写成山海相依的发展长诗。
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的号角,是怀化向世界发出的请柬。在这里,文旅不仅是产业的振兴,更是一场文明自觉的实践。它让明清商道的“吃亏是福”成为今人创业的精神基因,让锈迹斑驳的工厂在科技赋能中重获温度,让飞虎队的“血幅”化作开放合作的当代隐喻。
当八方游客的步履叩响青石,这座转身向海的城市,正以五溪文明为墨,在山水之间写就文旅融合的中国式答卷:既守护时间的重量,更拥抱时代的潮向。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张兴诚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