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怀化1月16日讯(通讯员 肖文晋 陈攀)每年进入冬季,家住中方县新建镇黑禾田村的杨友春便开始忙碌起来了。这是因为每到冬天,后山上的蕨类植物枯死后,就是挖蕨根的最佳季节。1月14日一大早,杨友春就带着锄头、背篓,上山采挖蕨根。
据说山上有蕨类植物上百种,能制作成蕨粑的只有一种。杨友春仔细分辨好后,挖地两到三尺,取出最好的蕨根,放入背篓。不一会儿,杨友春就挖出了满满一背篓的蕨根,随后将沾满泥土的蕨根放在溪水里反复浸泡清洗,洗去黏附在蕨根上的泥土后,再晾干。
制作过程中,杨友春把晾干的蕨根铺在木板上,用木棒反复捶打,把蕨根内的淀粉充分打出来。直到蕨根细碎成糊状后,把它放进一个特制的大木缸里加满水,用木棒充分搅拌,让淀粉与根渣分离,再将带着淀粉的水通过纱布流进一口大缸中,这样反复冲洗蕨根细渣,保证淀粉全部分离出来。过滤的淀粉水需静置12小时以上,让蕨根淀粉完全沉入桶底,等淀粉硬结之后,把上面的水轻轻地用水瓢舀出,最后,用铲把淀粉铲出,晾晒。
食用时,取适量蕨粉,加入冷水把它调合,在锅中煎煮成糊状后冷却,即成蕨粑。把蕨粑切片,两面煎至金黄,再烩入土家老腊肉,清香四溢、美味可口,细腻柔滑,别有一番风味。此外,蕨粑营养丰富,具有清热、利湿、益气的作用,可治疗乳腺炎,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乡村,山林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村民生活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乡村治理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黑禾田村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森林步道、露营基地等设施,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森林野趣,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黑禾田村的森林资源也日益丰富,春天的蕨菜、蘑菇,夏天的黄精和土茯苓,秋天的枞菌、板栗,冬天的冬笋、鱼腥草,老百姓们靠山吃山,他们挖蕨根、打蕨粑,各色的物产不仅丰富了他们的饭桌也鼓了他们的钱包。”中方县新建镇黑禾田村副主任李凡说。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肖文晋 陈攀
编辑:刘顿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