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边界37支鼟锣队激情满满决战鼓楼广场。
红网时刻新闻怀化2月11日讯(记者 刘顿 通讯员 姚海霞)2月11日上午,2月11日上午,乡村振兴红力量·全国乡村网红培育计划推广应用单位“2025年闹年锣鼟锣大赛暨第五届侗族鼟锣民间民俗群众文化活动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正式启幕。来自湘黔边界的37支鼟锣队携自家最拿手的曲牌,激情满满决战鼓楼广场,吸引来线上线下33万余人围观。
比赛现场。 摄影/刘顿
“鼟锣”,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锣、鼓为主,加以其他乐器为辅助,为湘黔边界最受欢迎的打击乐器。目前,有闹年锣、走路锣、迎宾锣、道别锣、喜庆锣等60余种不同形式的曲调,曲牌有“敲门锣”“三紧三慢”“懒龙过江”“鲤鱼翻身”“四季发财”等,是湘黔边界逢年过节时,当地群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的主要活动。
比赛现场。 摄影/刘顿
“我今天最看好的,是凉伞片区扶罗镇李树街上锣鼓队。”李树街上锣鼓队一下场,新晃侗学会副会长吴进军就上前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在他看来,这支锣鼓队是已经出场比赛的所有队伍里最具观赏性的,“从服装到锣鼓声都很整齐,还自编了很多队形,非常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与扶罗镇李树街上锣鼓队强观赏性不同的是,是同样来自凉伞片区的大堡村震兴锣鼓队。该锣鼓队从上场至表演结束都一直维持同一阵型。队长姚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敲的是战鼓,是鼟锣里一种比较喜庆的节奏,常用于红白喜事,“从慢到快,达到最快峰值再慢慢降下来,很费体力,你看我们就敲了4分钟,大家都有点气喘吁吁了。”
37支鼟锣队踏街巡游。 摄影/田敏
“鼟锣耗力”在侗乡是常识,10岁的大坝河村锣鼓队鼓手黄俊杰亦感受颇深。今年第一次参加鼟锣比赛的他,不仅要攒劲打鼓,还要一直轻声念节奏以免自己的鼓点跟不上全队节奏。记者注意到,除了黄俊杰,大坝河村锣鼓队还有两位未成年鼓手,一个11岁,一个15岁。黄俊杰说,“有朋友相伴,上台表演也没那么紧张了。”
当天,新晃县晃州镇塘家坝村鼟锣队获本次比赛特等奖,奖品为黄精一担、黄牛一头、现金2000元,总价值达1.5万元。新晃县鱼市镇镇晏家腾隆锣鼓队、贵州省天柱县铛铛锣鼓队并列凉伞片区一等奖。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刘顿 姚海霞
编辑:何峰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