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理在村卫生室为村民量血压。
红网时刻新闻3月26日怀化讯(记者 杨超 通讯员 李林)3月26日清晨7点,洪江市沅河镇清水青村的山路上还凝着露水,杨理的白大褂衣角已沾满晨雾。这位刚在人民大会堂为基层医疗发声的全国人大代表,拖着塞满两会资料的行李箱直奔村卫生室——春耕时节,她惦记着村里79位高血压老人的药够不够,更急着把热乎的两会“春风”吹进田间地头。
“叔,您这血压‘稳当得很’。”卫生室里,杨理一边给村民测量血压,一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她特意把“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提高30元”翻译成“国家给咱们的健康账户充了值”,惹得满屋笑声。
刚给慢性病患者配完药,她又钻进村头油菜花田。趁着农忙间隙,掏出手机,给乡亲们播放自己两会期间拍摄的视频和照片:“瞧,这就是我提建议的会场,墙上国徽有咱们村头磨盘那么大。”屏幕上闪过她在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发言的特写,正在锄地的龙大伯直起腰杆:“理妹子,你给咱农民说话的样子真威风。”
杨理在村会议室向前来就诊的村民宣讲两会“好声音”。
午后,村委会议室变身“政策直播间”,杨理举着连夜赶制的政策图解展板介绍道:“现在,我能通过微信群随时连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专家团队,为村民线上问诊。专家团队每周还定期在群里给村医上课,平时我们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随时在群里问诊,一起交流学习。”杨理介绍,这种“互联网+医疗”的新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大大提高了村民就医的便利性。
“以前村里的基药品种比较少,通过建议,如今村里的基药品种增加了很多,一些可以采购的非基药也纳入了医保报销。”杨理欣慰地告诉记者,洪江市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逐步规范,硬件设施多了,医疗柜里的药物多了,优质医疗资源也多了。
杨理代表。
这些年,杨理从农家院走向人民大会堂,汇聚群众呼声,写成一份份建议,为医疗、医保等民生热点问题发声,只为让老百姓“看病不难、看病不贵”。她不但要当好全村人的“健康卫士”,还要当好村民的“代言人”。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杨超 李林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