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丨正是桂花飘香时

微信图片_20251021122557_21_17.jpg

寒露至,秋风凉。今年的秋意似比往岁来得更早几分,傍晚的风裹着清冽的甜香,漫过怀化高新区隆平大道。四公里长的路被桂花树层层拥簇,成了条浸着岁月余韵的香径。

踏在平整宽阔的步道上,一边是修剪齐整的绿化带,另一边是往来有序的车辆,谁能想到,这满径芬芳的大道,正是七年前那片浸着汗水与轰鸣的提质改造工地。彼时的夜访者,见惯了焊花溅落如星子,听惯了机械运转如长歌,却难料若干年后,这里会被桂香晕染出这般温润的轮廓。

沿步道徐行,晚风携着花香往路的深处漫溯,初时清浅,行至半途,香气渐浓,竟有了几分醇厚的暖意。路灯把桂树的影子拉得悠长,叶片间漏下的光,在路面织成一张斑驳的网。偶有米黄色花瓣被风卷落,或轻栖肩头,或顺着路面滚几滚,停在路边的排水井盖旁——那井盖的纹路里,似还凝着当年施工的痕迹。《夜访工地》新闻稿里记载,2017年的改造工程,不仅拓宽路面、规整管线,更在规划时便为绿意留足了空间。如今道旁的桂树,正是那时栽下的沉默见证者,陪着这条路从尘土飞扬,一步步走到花香满径。

微信图片_20251021122559_22_17.jpg

指尖拂过桂树粗壮的枝干,记忆忽然与2017年的夏夜重叠。那时这条路叫怀黔路,5月的阵雨刚过,工地的泥泞里翻涌着热气,挖掘机的长臂在路灯下挥舞,焊花溅落时坠成满地星火。白日里,百余名工人在此挥汗如雨;入夜后,仍有二十余人坚守,借着灯光铺设路沿石。此刻脚下平整的人行道,是当年工人弯腰铺就的方寸天地;头顶明亮的路灯,亦是那时规划的百二十盏照明之一。

犹记采访时,工程建设部副部长粟进平谈及进度时的成竹在胸:彼时已栽下六百多株全冠桂花树,后续又陆续补植,如今西侧分车带的八百株桂树,都凝着当年的心血。风卷桂香掠过耳畔,恍惚又听见旧日声响——那位术后未及休养便重返岗位的张恒,许是曾扶着疼痛的腰,在未成形的路基上指点施工;还有那些放弃双休的征拆与城管干部,脚步曾踏遍这条路的每一寸土地,将汗水渗进绿化带的泥土里。如今桂花树下,散步的老人笑着感叹“路比从前好走百倍”,他们或许不知,脚下的安稳,藏着多少人的执着坚守。

微信图片_20251021122600_23_17.jpg

当年粟进平“按时竣工没问题”的笃定,早已化作眼前的景致:一万一千平方米绿地郁郁葱葱,香樟与栾树在桂树身后撑起浓荫,高新区的灯火与路灯交织,落在满地花瓣上,晕出暖融融的光。偶有加班的人骑车驶过,车轮碾过花瓣却不扰香气,恰如当年建设者踏着泥泞,却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

一阵晚风袭来,桂香裹着回忆漫过心头。昔日尘土飞扬的工地,已成人人称羡的桂花大道。那些曾回荡耳畔的机械轰鸣,换成了桂树下的闲谈与笑声。这满道香气,何尝不是岁月对奋斗者的馈赠?它藏着建设者的汗水,藏着高新区的变迁,更藏着寻常日子里的安稳与欢喜。

夜色渐深,桂香愈发醇厚。伸手接住一片沾着夜露的花瓣,凉丝丝的触感里,似能触到当年建设者掌心的温度。这条路的变迁,本就是一个产业园区生长的缩影——褪去旧貌的粗糙,添了新颜的温润,恰如这桂花,不与桃李争春,不与荷莲竞夏,只在秋日里静静绽放,将沉淀的时光酿成醇厚的香。

站在路中望去,灯火与树影向远方延伸,忽然懂得,这桂香不止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时光对奋斗者的礼赞,是园区生长的印记。它见证着一条路的蝶变,记录着一座工业新城的前行——没有轰轰烈烈的张扬,只有默默地生长与沉淀,像那些为园区开发建设付出的高新区人,像这片土地的悄然蜕变,都在岁月里酿成了最动人的模样。

正是桂花飘香时,走在隆平大道上,风是香的,光是暖的,连脚下的路都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这香会飘向更远的时光,陪着这条路、这座城,继续书写关于奋斗与生长的新故事。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吴湘怀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646954/65/1536832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