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3日怀化讯(通讯员 梁芳玲)10月15日,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文创中心,一场关于非遗活化的“橙心协商”议事会正热烈进行。非遗传承人提出“非遗+旅游”“非遗+直播”的创新思路,职能部门现场回应、共商对策。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麻阳基层治理的常态。
以“中国冰糖橙之都”为底色,取“诚心协商”之谐音,2023年以来,麻阳县政协创新打造“橙心协商”履职品牌,推动政协工作下沉一线、协商民主扎根基层,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能量。
从“一个品牌”到“一套机制”:协商平台这样扎根
“群众在哪里,协商平台就建到哪里。”麻阳县政协主席欧阳海峰介绍,品牌创建之初,便立足麻阳冰糖橙特色产业,以“橙”寓“诚”,彰显政协履职真诚为民、协商于民的初心。
目前,全县已建成25个标准化“橙心协商”议事室,197名政协委员全员编入,并创新开设线上云平台,形成“线下+线上”双轨并行的全域协商网络。为确保议事不流于形式,该县政协同步出台议事规则、委员履职管理、成果转化等制度,构建起权责清晰、运行规范的协商体系。
从“坐而论”到“起而行”:闭环机制让协商“结果落地”
“橙心协商”,关键在“商”,核心在“果”。麻阳县政协逐步构建起“调研—协商—交办—督办—反馈”的闭环机制,推动协商从“说了有用”向“办了有效”转变。
——选题精准聚焦。围绕县委重点工作和社会热点、群众焦点确定议题。冰糖橙产业升级、农村物业自治、农文旅融合、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议题,均精准切中发展关键和民生关切。
——参与多元开放。建立“1+N”议事机制,每场协商均汇集相关方、职能部门、委员与群众代表。在高村镇兴隆社区,一场围绕“赶场秩序”的协商让摊贩、居民与城管坐在一起,共同制定出兼顾农民生计与城市管理的规范方案。
——成果跟踪问效。协商形成的建议被整理为社情民意或提案报送县委、县政府,县领导带头督办、委员全程跟踪。今年上半年,仅农文旅领域就推动解决18项具体问题。
从“产业提质”到“乡村善治”:“橙心协商”结出民生硕果
“我们不仅协商出了制度,更协商出了效益。”该县政协委员、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罗学艺表示。在“橙心协商”持续推动下,麻阳冰糖橙产业实现质的跃升:推动出台柑橘产业发展条例,落实2000万元产业资金,完成品改6.5万亩,形成技术推广与品牌保护的系统保障。
森佳箱包外贸出口的案例更是协商成效的生动体现。通过组织企业与工商联、商科工信专题协商,借力怀化国际陆港政策,开辟物流“绿色通道”,2025年1—8月,企业出口额达7000万元,同比增长60%。
在乡村治理中,“橙心协商”同样释放出强大动能。大桥江乡通过近百场议事会,推动西冲湾村探索农村物业自治模式,村民投工投劳建成微景观80余处,模式在全县推广。高村镇兴隆社区通过协商规范“赶场经济”,既激活了乡村市场,也提升了治理水平。
文旅融合与生态保护也在协商中迸发新活力。通过专题协商,麻阳推动“温泉+中医理疗”康养套餐落地,协助非遗传承人对接文创企业,开通冰糖橙采摘专线,推动文化“流量”变“留量”。此外,围绕西晃山、锦江河生态保护开展的专项协商,促成了湖南省首个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落地。
从“协商之力”到“发展之效”:一场没有终点的民主实践
截至目前,“橙心协商”已累计开展议事活动248场,推动解决391个问题,整理社情民意62件,多项建议纳入县级决策。
“一颗‘橙心’,汇聚的是民意,凝聚的是共识,推动的是发展。”麻阳县政协主席欧阳海峰说,“橙心协商”不仅是履职品牌的创新,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如今,走在麻阳的乡村社区、产业园区、文旅景区,总能听到群众说起“有事就找‘橙心协商’”。这场以“橙”为名的协商实践,正以扎实的成效、真挚的初心,持续为苗乡发展注入协商民主的暖流与力量。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梁芳玲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