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4日怀化讯(记者 张兴诚 何峰 通讯员 瞿云 邓嘉利)10月4日,2025 首届中国(沅陵)・中华书山诗词大会重要序章——“书山启蒙・二酉传薪” 发蒙礼、“书山启智・冠笄传薪”成人礼与“我的中华书山行”研学思政课,在怀化市沅陵县中华书山文思广场庄严启幕,百余个来自全省各地的家庭齐聚现场,共同参与这场浸润着传统文化的盛事。
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为次日开幕的诗词大会奠定深厚文化基调,更以当代实践为载体,将“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古老智慧与育人理念鲜活呈现,进一步延伸并夯实了中华书山作为青少年文化圣地的内涵。
上午九时,悠扬礼乐缓缓流淌,发蒙礼率先拉开帷幕。幼龄学童在父母陪伴下,缓步踏过象征智慧开启的启智红毯,依次行“净手净心”“正衣冠”之礼——净手以涤荡杂念,正冠以明礼修身,每一个动作都饱含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来到伏胜雕像前,学子们虔诚叩拜,感念先贤藏典护籍、传承文脉之功;在沅陵当地学者的引领下,稚嫩却嘹亮的《弟子规》诵读声回荡广场,千年文训在童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随后,“朱砂启智”“开笔破蒙”“击鼓寄望” 等环节将仪式推向高潮。师长以朱砂轻点学子眉心,启智明心;学子手握毛笔郑重写下“人”字,立下立身行道之志;声声鼓鸣穿透云霄,寄寓着对孩子们求知明理、崇德立志的殷切期许,古老庄重的仪式里,一颗颗文化种子悄然在孩童心中扎根。
发蒙礼落幕,“书山启智・冠笄传薪”成人礼接续登场,为年满十八岁的学子们献上一场庄重的青春加冕仪式。
学子们循着古礼,依次完成“击鼓受牒”“叩拜先贤”“三加三祝”等核心仪程:击鼓三声宣告成年志向,叩拜伏胜雕像感念先贤风骨,三加礼帽承载师长“修身、齐家、治国”的期许,在一步步仪式中深刻体悟“成人即担责”的道理,明晰家国重任的分量。
仪式中,“互赠家书”与“敬感恩茶”环节尤为动人。学子们双手递上亲笔家书,纸短情长间满是对父母的体谅与感恩;一杯温热的感恩茶敬予长辈,茶浅意深中凝聚着多年养育之情,无声的拥抱里,青涩少年悄然完成向有担当成年人的蜕变。
最后,学子们肃立广场,以铿锵誓言承诺“信以立业,诚以待人,忠以报国,孝以侍亲”,宣告人生新篇章的开启。
当日下午,“我的中华书山行”研学活动接续举行,将文化体验从仪式现场延伸至山水之间,为学子们打造了一堂生动的移动思政课。大家怀着对文化的敬畏,从庄严的文思广场出发,走向广阔的“文化现场”:实地探访伏胜藏书的二酉古洞,触摸洞壁间留存的千年文脉,仿佛能听见先贤守护典籍的心声;仰望巍然耸立的书山门阙,朱红与黛瓦相映,“书通二酉”的精神象征在此具象;驻足形似万卷书册的“万卷岩”,层叠岩石如典籍堆叠,让人直观体悟“学富五车”的文化底蕴。
在老师与学者的生动讲解中,上午仪式里感受到的“藏典精神”与“书山文脉”变得可触可感,完成了从精神启迪到实地探知的深度衔接,构建起“仪式+研学”的完整文化育人闭环,让青少年在行走中真切领会中华书山的厚重历史与独特文化魅力。
这场集仪式感与感染力于一体的活动,是沅陵县深耕地方文化IP、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更是对中华书山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时代赋能。它让“学富五车,书通二酉”不再是停留在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而是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可感悟的文化旅程,极大擦亮了中华书山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金字招牌”,使其自然成为全国学子、考生及青少年群体心向往之的“文化朝圣之地”与“励志启航之地”。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 张兴诚 何峰 瞿云 邓嘉利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