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稻浪声里话同心 洪江市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解大赛

图片1.png

比赛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8日怀化讯(通讯员 李林 夏海平)“黔阳的青山常绿,明月常圆,这里的每一缕清风都藏着各族同胞的手足深情。”11月17日,洪江市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多功能厅内,蒋文韬的讲解刚落,台下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当日,洪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解大赛决赛在此精彩举行,从该市各旅游景区和文博场馆的导游员、讲解员,以及社会各界热爱文旅讲解工作的人员中选拔而出的19名选手用一个个鲜活故事,勾勒出民族同心的生动画卷。

图片5.png

一等奖获得者激情讲解现场

比赛现场,选手们个个神情专注,有的立足岗位讲实践,有的深耕乡土谈感悟,把洪江的人文底蕴与民族团结的理念融于一体。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的李俞慧,以《稻穗里的中国》为题,细细讲述杂交水稻培育时,各民族科研人员并肩攻关的往事,让台下观众听得格外投入。

不同民族选手的讲述更添交融底色。瑶族选手覃骊的《一江沅水贯古今 血脉交融铸同心》,沿沅水脉络展开,从上游清江湖各族共护碧水,到中游黔阳古城各族共生共荣,再到下游安江盆地各族携手育稻,把沿岸民族交融的往事讲得绘声绘色;侗族选手廖文馨的《稻韵安江承初心,同心铸牢共同体》,则聚焦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研究历程,深情讲述各族科研人员与群众携手攻关的故事,真挚话语打动全场。

图片3.png

二等奖获得者

老故事与新场景在讲解中不断碰撞。洪江市高庙遗址保护利用中心的向宇婷,带着《高庙石器:叩响7800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回响》登台,指着石器上的共性纹饰,把史前文明的交融印记解读得明明白白。“这些石器纹饰里的交融密码,太值得我们工作中借鉴了!”年轻干部杨雯惠边听边记,忍不住跟身旁同事念叨。

观众席的气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蒋理滨讲到土家族青年当翻译、苗族阿婆献稻种助力杂交水稻培育时,几位老年观众不住点头,有的还悄悄抹了眼角;舒群讲述已故黔阳剪纸传人邱宏麒老人义务培训各族学生的故事,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每个故事都带着洪江的烟火气,听得人心里暖烘烘的。”评委蒋文娟点评时,话语里满是肯定。

图片4.png

三等奖获得者

“选手们把稻穗、沅水、黔阳古城、高庙遗址等身边元素化为民族团结素材,既展现了基层及教育从业者的风采,更让团结种子深植人心。”大赛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大赛为契机,深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让更多人讲述传播团结故事,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同心力量。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李林 夏海平

编辑:雷文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646955/52/1543881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