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6日怀化讯(记者 刘顿)11月5日,怀化市委副书记、市中医药产业链链长贺遵庆在新晃县主持召开怀化黄精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实施“一县一品”“多县一群”战略,促进黄精产业跨越式发展。
市直相关部门,新晃县、洪江市、鹤城区、麻阳县、会同县、通道县等黄精产业重点县中医药产业链领导,15家黄精生产企业代表参加座谈会。会上,怀化学院二级教授、怀化中医药产业协会理事长伍贤进作《怀化细叶黄精的基源鉴定及产业发展建议》主旨报告。会议还印发了《关于推进怀化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

座谈会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思辨涌动,企业代表、黄精产业重点县领导、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或立足产业瓶颈直言痛点,或着眼长远建言献策,从种业、种植、加工到研发、销售、文旅,共同为怀化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的智慧合力。
“这个会议抓得好,抓得准。”湖南省博世康中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承雄说,怀化细叶黄精优势独特,其黄精浸出物含量70.9%、多糖含量27.7%,均为国家药典标准的1.6倍和4倍,兼具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种植优势,可谓是黄精中的“爱马仕”。他希望,政府在推动怀化细叶黄精种苗的选优纯化、规模种植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怀化细叶黄精基础研究工作、新产品研发工作,“接下来我们公司也会启动新的厂房建设,明年有望正式投产。”
“看了这个征求意见稿以后,深受鼓舞。”怀化林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长军表示,作为在怀化本土成长起来的黄精企业,近年来见证了怀化黄精产业的发展壮大。他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种苗繁育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联动本地科研机构,攻克种苗繁育技术瓶颈、种植技术难题,“如果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让老百姓看到实惠,我相信对推动黄精规模种植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
湖南云寨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吴传荣表示,黄精产业“长周期、重资产”的特性是制约公司规模化发展的核心瓶颈。他表示,从种苗繁育到进入采收期,黄精的生长周期长达七至八年,其间持续的资金投入使企业面临严峻的现金流压力。然而,项目因缺乏合规抵押物且投资回报周期过长,难以满足传统信贷的授信标准,导致融资渠道受限,“希望政府能够在这一块帮我们出出主意。”
“过去一年,从产业规划的精准指引,到组织专家提供技术帮扶,再到积极为我们搭建产销对接的平台,我们也感受到了政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力度。”湖南昌宏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丽君说,在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驱动下,昌宏也迎来了发展关键阶段,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需求持续增长,但资金流的紧张正成为限制该企业将产量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的最大瓶颈,“希望政府多关注我们这类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加工艺企业,在产业基金引导、项目孵化或市场资源对接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与指引,帮助我们突破瓶颈。”
“怀化是我国南方野生和人工栽培中药材的主产区,共有中药材资源2340种,蕴藏量居湖南省第一,品种多、品质优。目前,靖州茯苓、新晃黄精、溆浦山银花、洪江天麻、通道钩藤、会同淫羊藿、沅陵黄柏、辰溪金樱子、芷江虫白蜡等‘一县一品’格局初步形成,黄精、茯苓、天麻、山银花、玉竹、龙牙百合、淫羊藿、金樱子等品种‘多县一群’趋势不断凸显。”怀化市中医药产业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罗文彪介绍,黄精作为唯一一个全市13个县(市区)普遍发展的品种,以其无与伦比的品种优势与区域性产地初加工交易中心的集散优势,当仁不让成为推动“多县一群”发展的“排头兵”。
据了解,怀化黄精产业链日臻完备,2024年,怀化黄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8.7亿元;全市黄精种植面积28.1万亩,其中人工种植面积16.5万亩,建成黄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7个、黄精生态种植示范基地41个、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基地28个;现有黄精加工企业56家,初步形成以涵盖中药饮片、食药同源大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的加工产业体系,已开发出了黄精中药饮片、即食黄精、黄精丸、黄精茶、黄精酒、黄精膏、黄精蜂蜜水、黄精月饼等数十余款加工产品;新晃黄精产地初加工交易集散市场黄精交易额已占全国黄精38%;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唯一一个产业研究院—黄精产业研究院设在怀化,中国黄精产业发展大会,作为制度性设置永久落户怀化,每年10月定期在新晃召开。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刘顿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