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怀化1月23日讯(通讯员 何松锦)1月21日,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内,黄姓患者亲切地和医护人员打着招呼:“姐姐,你好呀!”“姐姐,你今天又来上班了呀。”得知今天可以转到普通病房,患者不停地说着“谢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月16日,麻阳一名黄姓青年在骑电动车时不慎被小轿车撞伤,当时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有耳、鼻部流血。其朋友立刻拨打120后送入当地县人民医院予以清创缝合处理。其家属为寻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救医学中心行CT显示,患者左侧颞部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额叶颞叶脑挫裂伤,头部、身体、四肢多处骨折。考虑到患者伤情涉及多个系统,需要密切、及时、准确的观察病情,患者被收入重症医学科治疗。
患者入科时,左侧眼睑已青瘀肿胀,结膜充血,外耳道、鼻腔均可见少许淡红色血性液流出,右大腿明显肿胀、畸形,可触及骨擦感,患者左侧硬膜外血肿,左侧面颅、颞骨多发骨折,眼球挫伤、左侧视神经管骨折,寰枢关节半脱位,多发肋骨骨折,双肺挫伤,骨盆多发骨折,右股骨骨折。患者全身上下骨折多达十处,有颅脑损伤、血管破裂,会发生休克,甚至死亡,被诊断为多发伤,当即被告病危。
患者情况复杂棘手,涉及的临床科室较多,护理难度也很大,重症医学科主任蒋朝阳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科室,床旁查看患者,带领科室医务人员投入到抢救中,同时申请全院大会诊。医院迅速召集创伤中心学科专家,肝胆外科、眼科、心胸外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创伤骨科、影像中心、临床药学部等专家集思广益,各显其能,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优势,制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
重症医学科按照会诊意见实施治疗方案,动态评估病情趋势,稳定内环境、注意气道护理、加强抗感染治疗,联系血库保证患者用血,纠正贫血。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肢端血运感觉活动情况,抬高患肢,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关注血压变化,警防骨盆活动性出血。经过系列的输血、补液、升压、抗感染、轴线翻身、特级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的精细化治疗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患者终于逐渐意识好转,主动与护士打起了招呼。种种迹象表明患者已经脱离死亡威胁。1月20日,患者可以四肢遵嘱活动,21日下午,患者平稳转入到了普通病房。待有手术指征后,再行手术治疗。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体现了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成功打破学科壁垒,院前急救无缝对接,多学科互动配合,优化救治流程,不断缩短救治时间,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何松锦
编辑:梁馨雨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