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陈武军 杨阳 段承姣 洪江市报道
自党史教育启动以来,洪江市精心谋划,多措并举,积极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红色课堂”“青年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邻里课堂”五大课堂,将党史教育与党员教育深度融合,为党史教育创新赋能、固本培元,助力党史教育走深走实。
“红色课堂”汲取信仰力量
该市为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教育,坚持以党性教育为主题打造“红色课堂”。通过“送党课下基层”、组建红色故事“讲解团”、开设“红星剧场”的方式,采取“领导领学+故事讲述+光影铸魂”等多种形式开展红色党性教育,汲取信仰力量,使党史学习“多彩”起来。
“党课下基层”如火如荼。积极引导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当好红色课堂的“第一老师”,市委书记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党课,其他县处级领导各自到联系乡镇、分管领域上党课,切实把党课搬到党员群众家门口,县市级领导干部上党课30余场,各级领导干部累计上党课100余场,实现党课进机关、进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2万余名党员参与其中,进一步活跃学习党史的气氛,增强党史学习的互动性。
“红色讲解团”坚定信仰。洪江市是红色革命老区,英雄的雪峰山是全国抗日最后一战之地,红二、六军团在此留下革命足迹。现有红军烈士纪念塔,红二、六军团长征过黔阳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在“红色故事”讲述中,充分发掘利用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将9个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及省内多个红色教育基地作为红色故事讲述的主阵地,生动再现建党百年来党的组织在湖南、在洪江市走过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红军长征等精神,既瞻仰红色旧址、更使红色故事的讲述有声有色。669个党支部分别组织党员干部到市内市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情景讲学,实现支部全覆盖,使党员群众进一步汲取信仰力量、传承红色精神。
“红星剧场”光影铸魂。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和“党课开奖啦”、“新春第一课”等活动,以“电影+党课”的方式,突出光影铸魂,收录、推荐100部红色经典影片,充分运用各基层党组织现有党员教育培训设备以及各大文化广场电视屏幕、影院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影,累计观影1000余场次,将党史学习推向高潮。
“青年课堂”激发奋进力量
为带动青年人才学习的党史的热情,该市开设“青年课堂”,探索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举办“青年论坛”,突出对青年人才的储备培养和创新创业,使党史学习“活力”起来。
“青年人才党支部”擦亮青春。该市将882名35岁左右的农村青年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全面组织他们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安排到村(社区)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引导青年人才自觉融入到党史学习当中,激发青年人才爱党爱国情怀。90后青年党员陈天梅感悟:“我们青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比任何时期更有信心和决心”。
“青年论坛”激励鼓劲。组织开设“共叙家乡变化,共谋家乡发展”青年论坛专题活动两场,邀请洪江市籍在深圳优秀青年企业家杨林海回到家乡给青年人才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新录用公务员、“两新”组织党员授课,讲述创业经历、企业管理、经营理念等内容,进一步激发基层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热情。新晋95后乡镇公务员邱俊豪在论坛讨论中表示:我们将沿着“十四五”的蓝图,致力投身于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担负起青年一代该有的担当。
“流动课堂”汇聚民心力量
该市为进一步扩大党史教育的覆盖人群,以流动宣讲为主导打造“流动课堂”,组建流动“讲师团”和“微讲师团”进一步深入基层、走进村组,使党史学习“灵动”起来。
流动“讲师团”高质添彩。以党校教员为主体,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等为成员,轮流走进乡镇、机关、学校和“两新”组织进行党史宣讲辅导,全面提升党史教育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
“微讲师团”深入民心。以20个乡镇党委为主,各组建1-2个不等的“微讲师团”,针对“工学矛盾”、老党员行动不便等情形,轮流到村组进行宣讲辅导,把党的理论延伸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同时,该市充分发挥在外流动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在流动党员中积极开展“一枚党徽亮身份、一张贺卡忆初心、一封党书递关怀、一套读本强信念、一计良策建家乡”等“五个一”活动,推动广大流动党员在党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有作为,助推党史教育无盲区、全覆盖。
“田间课堂”促进振兴力量
“田间课堂”主要以实用技术为主,组织产业大户、致富能手、社会能人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进行现场教学、传授实用技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集中择优选择8名柑桔、黄桃、金秋梨、菊花、中药材等支柱产业领域的“土专家”,并在生产基地拍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学片》,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同时,该市邀请怀化学院教授为218个村(社区)主职讲解中药材种植。
该市从党史活动开展以来,田间课堂已开展教学30余场,6000余名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并选派68名科技特派员到75个重点村进行驻点,向非公有制企业派出48名驻企联络员,进一步加强具体业务技术指导,助推一线生产经营,使党史学习“实效”起来。
“邻里课堂”弘扬互进力量
“邻里课堂”,以传帮带引为主,采取“板凳会”、“屋场会”等形式,在农户院落等村民经常集中的地方,由村里的老党员、示范户、中心户利用休息时段给党员群众讲述革命传统故事、分享入党经历、宣传方针政策、共谋商发展思路,弘扬互帮互助的光荣传统,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身边人,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群众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据统计,该市已有2000余名老党员、示范户、中心户成为“邻里课堂”的宣讲人,形成一支强有力生力军。
该市通过“红色课堂”“青年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邻里课堂”,开展集中式党课、现场式讲述、流动式宣讲、传授式互帮、院落式分享,使广大党员、群众进一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党史进一步入脑入心。
该市除“五大课堂”外,还充分运用怀化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和“一网一云”、微信工作群等载体,打造了指尖上的“微党建”,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听党课、学党史,参加“党史知识”线上测试,使广大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活动,随时随地融入到党史教育活动中。
该市还通过“五大课堂”,迅速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潮,全面促进党史教育落实落地。各级党委(党组)和党员干部积极领办各类实事,3000余名机关党员作出了公开承诺。初步统计:该市水果行业协会党支部帮助果农收购、销售柑橘1200万斤;威远公司为特困职工杨玉成捐款10750元;文武学校和振华学校党支部帮助192名贫困生减免学杂费24.07万元;清华艺友实验学校党支部资助杨金梧同学7500元生活费等等。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陈武军 杨阳 段承姣
编辑:刘顿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