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怀职非遗科普正在行动

微信图片_20220111094813.jpg

1月9日上午,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梁迎春副教授、建筑工程系主任杨晓珍带队,一行5人前往中方县进行中方斗笠非遗科普项目现场调研。

怀化流传着许多传统的制作工艺,中方斗笠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于汉代,兴盛于明清。在漫长的历史中,斗笠技艺世代相传,为了传承和保留古老工艺,有那么一群人在默默地坚持着、探索着……潘存家老人就是其中一员。

微信图片_20220111094819.jpg

作为中方斗笠非遗传承人,潘存家老人今年已有81岁高龄,将制作斗笠的手艺传承下去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在调研团队说明了来意后,他热情地向大家展示着家中的斗笠,有大有小,可做装饰,也可用于日常生活。

“编织斗笠完全靠经验和手艺,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从竹子到成品要经过破篾、编织、插顶、摊纸、铺棕、锁边、刷浆、贴花等大大小小81道繁细工序,这也意味着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对于还在编织斗笠的老人来说,它不仅仅是遮阳避雨的工具,还是一份特殊的情感记忆。

调研团队还与原斗笠生产合作社所在村的老书记、村部支委的曾军、刘慧芳就中方斗笠非遗的传承和科普等活动开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都认为把传统的手工艺传承下去意义重大。(肖亦然)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肖亦然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2022/01/11/1073045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