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峰 通讯员 杨夏玲怀化报道
3月17日,新一轮疫情突袭怀化,拉响防疫警报。
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与病毒斗争的“防御阻击战”,也是一场与消沉情绪斗争的“心理防御战”。因此,除了“硬核”的医疗防护,“柔性”的心理防护同样必不可少。
国有所需,我必前行。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推出各种心理医疗和救助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
立足岗位勇担当——充当一线“心灵守护者”
“刘老师,我觉得压力好大。”说着说着,电话那头传来了隐忍的哭声。
“我理解你,自18号开始,我们就没有回过家了。”
“我的臭宝贝要过生日了,这么多天,我都没和他好好说说话……”小蕾打开了话匣子,分享着她和“臭宝”间的趣事。
深夜,窗外的冷风呼呼地刮着,刘婷一直耐心地倾听着,对于小蕾的付出给予肯定,理解她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也明白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牵挂。
渐渐地,小蕾情绪好了很多。她说:“我知道,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只有他们痊愈了,我也才能放心回家陪我的‘臭宝’。”
刘婷是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咨询师。自3月20日起,她便与医院的3名同事作为心理援助专家入驻到定点隔离医院协助开展心理医疗服务。
“我晓得一线的同志们,压力远不止这些,产生情绪是很正常的现象。”刘婷表示,遇到这些负面情绪,要进行合理宣泄。为此,针对这一情况,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积极与隔离点医务人员进行电话、微信联系,24小时全程在线,为战士们提供规范的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同时,该医院还制作了一系列放松减压训练视频,分享给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员,为他们注入积极的心理能量。
以爱坚守隔离点——甘作一线“心灵防护服”
较之见惯了生死的医护人员,确诊患者和密接隔离人员的心理防线更加脆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短时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大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同于平常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便立即成立心理服务医疗队,及时对被隔离人员开展心理援助,为他们穿上一件件“心灵防护衣”。
“谢谢理解!把憋在心里的话倾诉出来,感觉心情都轻松了很多。说实话一个男人有了家庭,就有了担当,有了责任,这点苦比起当年在部队时抗洪救灾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一切我都会挺过去的......”
3月27日,在酒店隔离的张先生通过心理医疗队为隔离人员组建的“春暖花开群”,找到了心理医疗队队员夏小兰。在夏小兰的帮助与指导下,张先生逐渐走出了焦虑的情绪。在回访时,他对夏小兰说:“我一定会努力,一定坚强,绝对不给党,不给政府添麻烦,不给家人拖后退。”
医疗队一方面通过添加微信进行一对一线上心理指导,另一方面“主动出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援助模式,引导大家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正面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效疏解压力。
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被单独隔离在酒店,情绪脆弱,时常哭泣,念叨着想和家人在一起。
心理服务医疗队在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联系酒店的管理人员,定时派人去看望她,与孩子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我们坚持每天跟孩子视频聊天,鼓励、安慰她,缓解紧张情绪。同时采取绘画、做操等活动,丰富她的日常生活,让孩子逐渐适应独处环境,消除恐惧。”
主动做好心理疏导——齐“心”战疫,温暖一座城
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广大市民而言,居家隔离也容易产生代际冲突,引发心理危机。为引导市民调适压力,消除焦虑、恐慌、压抑情绪,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开通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及时有效缓解各类人员心理压力。
“你们几个人一起的话,可以一起在寝室里面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但不可以到户外去运动啊。”电话这一端的值守,陪伴的是那一端的焦躁与不安。
疫情防控期间,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安排4名咨询师进行24小时的值班制,6名咨询师进行补充。自3月19日至4月14日,该院心理援助热线(怀化市心理援助热线)累计接收心理咨询电话698例/人次。
除了一条条暖心热线,怀化市四医院创新工作模式,多渠道向市民提供心灵关怀和心理健康指导。心理服务医疗队主动“走进”广播电视台、学校、社区,针对不同人群,缓解各种负面情绪。自主推出《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指南》——居民篇、《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指南》——医务人员篇,疫情下的心理健康科普文章22篇。对中小学生、老师及家长进行线上心理疏导直播课程2次,为大家增强心理免疫力。制作科普视频10余条,通过抖音号、视频号向社区居民推一些防疫知识、放松减压的方法等内容,为他们戴上“心灵口罩”。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何峰 杨夏玲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