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6日怀化讯(记者 梁馨雨 何峰)“十方九苓七出靖州。”靖州地处雪峰山与云贵高原交汇处,因独特的紫色页岩土壤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出“皮褐如铁、肉白似玉”的茯苓珍品。
10月16日,一支由农旅类网络大V组成的探访团,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先后探访了贯堡渡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靖州茯苓加工贸易中心,共同开启了一场以“千年茯苓韵,靖州山水情”为主题的深度体验之旅。
贯堡渡中药材种植基地。
贯堡渡中药材种植基地,连绵起伏的田垄上,各类中药材长势喜人,绿意盎然。大V们深入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下药农们辛勤劳作的场景,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向广大网友生动展示了茯苓等道地药材的原始生长环境与生态种植模式。他们与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探寻靖州中药材产业如何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种植,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致富路。
达人团走进靖州茯苓加工贸易中心。
随后,探访团移步至靖州茯苓加工贸易中心,这里药香弥漫,数百袋码放整齐的茯苓堆成小山,工作人员们忙着过磅、打包、装车,现代化的生产线和繁忙的交易场景,与田园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大V们亲眼见证了从一颗颗原始菌核,经过清洗、削皮、切片、干燥等精深加工流程,最终变成琳琅满目的茯苓丁、茯苓片、茯苓粉等商品的全过程。贸易中心负责人介绍,靖州作为“中国茯苓之乡”,已形成了集种植、加工、贸易、科研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这里的茯苓交易价格直接影响着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
中药材。
“今天我不仅看到了茯苓的产业链,更感受到了靖州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达人“湘西村花”分享道,“从种植户到加工厂,从村干部到县领导,每个人都在为茯苓‘代言’。”
本次探访活动,不仅让网络大V们亲身感受到了靖州中药材产业的蓬勃生机与深厚底蕴,更通过他们的独特视角和强大影响力,将“靖州茯苓”这块金字招牌在网络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与传播。这是一次产业与网络的激情碰撞,也是一次文旅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必将为靖州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迈上新台阶。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梁馨雨 何峰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